第二六二章 困擾(1 / 2)

無湘不成軍,近代從曾國藩組練湘軍開始,湘籍人員就在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曆代而下,在湘的地主多數都有子弟親朋在軍中任職。農民軍在湘贛農村的打土豪分田地,直接觸動了一大批軍官的利益。蔣誌清如果沒有行動,就會危及到他在軍中剛剛樹立起來的權威。所以,在他眼裏,那些高喊著反蔣的軍閥不是大患,農民軍才是大患。

當然,這也是農民軍的不得已之舉。蘇俄向華夏GCD提供的經費本來就不多,軍火物資更是無法直接提供。農民軍既要籌措軍費購買軍火物資,又要收買民心。打土豪分田地無疑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華夏農民對土地的熱情是自古就沒改變的,殺了地主土豪,他們的浮財可以充作軍費,帶不走的土地分給農民也會得到農民的擁護。

雖然得罪了不少湘籍的軍官家屬,但這也沒什麼不好。蔣誌清的軍隊要是打過來,那些被殺了家人的軍官肯定會報複這些分了土地的農民,這樣一來除了讓這些農民更加痛恨這些地主外,也會使這些眷戀土地的農民,在土地得而複失之後,死心塌地的跟著農民軍走,方便農民軍的擴軍。當年的洪秀全禍亂半個華夏,采用的就是這個辦法。曾國藩之所以能組建起一支和太平軍死磕的湘軍,也是因為太平軍的這種做法激起了被殺地主們的仇恨。隻是蔣誌清實在小看了農民軍,麵對茫茫群山,想靠幾個師的正規軍去剿滅這些武器簡陋農民軍,顯然是很難一戰成功的事。(可以想一下,曆時數年湘西剿匪就是最好的說明。)

現在,調動胡若愚的部隊參與進剿,肯定是不行了。蔣誌清站在地圖邊上,看來看去,也隻有調動在蘇魯一帶的部隊。駐紮在山東的二十二軍葉舉部肯定也不合適,廣東的陳炯明手裏沒兵,才沒和李宗仁他們勾搭上,讓葉舉部去湘贛,無疑是縱虎歸山。能動用的也隻能是原奉係的部隊了。

蔣誌清一麵命令張漢卿為剿匪司令官,調集湯玉麟七十三師、汲金純七十八師、郭鬆齡七十六師和十一師,加上蕭耀南三十六師、袁祖銘二十五師、陳調元十九師,合計七個師到湘贛一帶剿滅農民軍,順便向貴州福建的範國璋、李奎元部施壓。

華夏南部風起雲湧,楊寰宇也沒閑著。隨著北方氣溫逐漸升高,楊寰宇準備讓高爾察克的複國軍再動一動。楊寰宇不想和蘇俄直接開戰,所以對蘇俄在新疆邊境一帶的挑釁和騷擾一忍再忍。雖然這次也教訓了他們一次,可這口氣還是沒出。特別是現在華夏南方大亂,楊寰宇不信這裏沒有蘇俄人動的手腳,馮玉祥這人,沒有一點依仗,是不敢這麼做的。隻不過楊寰宇沒證據而已。既然蘇俄對華夏總不死心,總想著在華夏搞風搞雨,自然也不能讓他們的日子過舒坦了嘍。

現在的高爾察克也開始重視建設,這也是沒辦法。隨著金融風暴席卷歐美,現在歐美能給高爾察克的援助也越來越少。龐大軍隊的供應雖然有楊寰宇支持,但這是要付錢的。這幾年下來,手上那點黃金眼看著也沒剩多少了。再這樣下去,還能撐多久?

好在占領的西伯利亞地區資源不少,木材、煤炭、鐵、銅、鋁、錫、鎳、鎢等礦產儲量也十分豐富。高爾察克打算用資源和楊寰宇換投資,建立起自己的經濟體係。當然,出這個主意的人肯定是圖哈切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