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部邊境克孜勒蘇的小城阿圖什,一座戒備森嚴的子裏,正在進行著一場酒宴。這個院子是當地最大的一個漢商的宅院,房子是整個南疆也少將的大瓦房,高達明亮。當然,這個屋子現在已經換了主人,原來的主人一家老小,現在都已成了草原的肥料。
寬敞的正屋四周,鋪上了一張張精美的羊毛地毯,每張毯子上,都擺著一張長幾,上麵擺放著精美的銀盤,盤子裏大塊牛肉、奶酪還有各色幹果。盛裝的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的姑娘們正忙碌著,有的拿著精美的英吉沙小刀把一塊塊香氣四溢的烤羊肉切割下來,送到坐在地毯上的客人盤子裏,有的則在為客人們倒滿杯中的葡萄酒。屋子中央,同樣盛裝的美女正在翩翩起舞,為客人助興。
正對大門的主位上,坐著一位四十歲左右,留著半尺長的胡子的削瘦漢子,胡子亂蓬蓬的卷曲四散著,明顯從沒休整過,胡子上還沾染著一些烤肉的碎屑。他就是這次暴亂名義上的領導人和加尼牙孜。在他的左手邊,坐著的是一個帶著頂桶狀氈帽,留著兩撇俄羅斯人慣常留著的大胡子。和加尼牙孜向別人介紹,這是起義軍的總顧問,哈薩克族人帖木兒.米拉浦,不過他心裏明白,這人才是這次暴動的主人,蘇俄國家保衛局局長緬因斯基。
緬因斯基此番是不得不來。按照他最初的計劃,隻是策動和支持和加尼牙孜進行暴動,目的是在給華夏政府添亂的同時,調動華夏駐紮在蒙古的軍隊入疆,減輕蘇俄東線戰場上基洛夫進攻時的壓力。
可在暴動之後,事情卻起了變化。先是和加尼牙孜不知道那根筋搭住了,一定要通電成立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這下就把緬因斯基原來的計劃都打亂了。以緬因斯基對楊寰宇的了解,隻是普通叛亂,楊寰宇的反應不會太大,牽扯到民族問題,最終以軍事威懾後,談判解決的可能性比較大,派部隊也不會派很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就近把駐紮在蒙古的部隊派一部分過來。這恰恰是他策劃這個暴動最想達到的目標。
可一旦打出成立國家的旗號,小規模派兵威懾已經不起作用,肯定會大規模調集軍隊前來平叛。這樣的話,蒙古的軍隊再動,就沒什麼意義了。肯定是從內地調兵。這和緬因斯基策動暴亂的目標背道而馳。可旗號已經打出來了,再收回可已經收不回了。
既然已經成立國家,可這個新國家可絕對不是華夏的對手,緬因斯基覺得不如索性幹票大的。他建議和加尼牙孜成立蘇維埃政府,然後提出,把這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加入到蘇聯這個大家庭裏去,並入蘇俄。一旦合並,蘇俄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保衛自己的國土,利用華夏現在到西北交通狀況差、後勤補給線路長的不利因素,把華夏直接拖入戰爭。這個方案得到了和加尼牙孜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