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疆的總指揮我想讓二十三軍軍長孫烈臣去,部隊麼,二十三軍於學忠的七十一師,另外葉開鑫的二十三師和朱耀華的四十七師,這三個師都是裝甲師。步兵就調許蘭州的七十四師楊虎城的四十九師和吳光新的二十六師吧,不過調動起來有點慢,四十九師在寶雞是最方便的,七十一師、七十四師在綏遠,四十七師在大同都還算容易,二十三師在河南信陽也還好,就是吳光新的二十六師在宜昌,動起來有點慢。”楊寰宇考慮了一會才決定道。
楊寰宇調動的六個師,除了朱耀華的四十七師是他的嫡係部隊外,都是收編來的原奉係、直係和西北的部隊。而且,以楊寰宇的打算,這些部隊調往西北之後,就沒打算再調回來。
“讓孫烈臣去,漢卿不會有什麼想法吧?”徐樹錚問道。他這樣問是有道理的,楊寰宇剛把萬福麟調往台灣,現在又把於學忠和許蘭州調往大西北,奉軍改編的兩個軍裏,二十三軍就被拆散了,張漢卿要是有想法也正常。
“這三個裝甲師都是剛換裝的,此去就當是實戰練兵吧,現在除了部署在蒙古的裝甲師,也隻有他們了。”楊寰宇避開話頭,找了個理由。
為了平衡,在裝甲部隊編成時,除了楊寰宇自己的嫡係部隊,原來奉係、桂係、川軍、晉係、直係和皖係部隊裏,也各選了一個師換裝成裝甲機械化部隊。這次平叛,楊寰宇一下就把這些部隊調走近半,就是打算把這些部隊徹底控製住。楊寰宇借口裝甲部隊需要專業的軍官,裝甲機械化部隊的中下層軍官,本來就都是從第一裝甲軍的各個師裏抽調的。現在調他們遠赴西北,就是要割裂他們和以前同係的各部之間的聯係。
“就讓孫烈臣去吧,他出身胡子,對俄國老毛子本來就沒好感,動起手來也不會有什麼顧忌。”段祺瑞點頭認可了楊寰宇的這個安排。
隨著華夏外交部的聲明,華夏軍委會的命令也隨後下達。接到命令的各個部隊開始向甘肅的蘭州集結。大批的彈藥、油料和物資也由後勤部組織的車隊,源源不斷的向西北輸送。
東湖畔的國防軍總司令部裏,飄蕩著安溪鐵觀音的茶香。會議室的一角,坐著三名華夏國防軍的上將,正在愉快的談論著。與室內輕快氣氛不同的是門口和走廊上,肅立的衛士臉上警惕的神情,任何經過這個走廊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輕輕屏住了呼吸。
會議室內,是即將赴西北就任平疆總指揮的孫烈臣和徐樹錚、楊寰宇。孫烈臣是出發前前來例行拜會的。
孫烈臣今年已經六十歲了,滿頭短發已經花白,他對這次任命他為平疆總指揮感到非常意外。因為身體的健康原因,自從張漢卿率領奉軍易幟之後,就很少再管事,名義上他還擔任著二十三軍軍長,可實際上,他並沒有真正去上任,而是一直呆在武漢養病。在奉軍中,他有很高的威望,在結拜兄弟張作霖死後,他就是奉軍中除張漢卿之外的定海神針。
“孫將軍,這次請您去西北,實在是沒有更好的人選,本來是想讓漢卿將軍去的,但漢卿將軍還年輕,今後的日子還長,我擔心他去擔這個惡名,會對他以後有很大的影響。”在一番輕鬆的閑聊之後,看著孫烈臣滿頭花白的頭發,楊寰宇有些歉意地把話題轉到正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