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五節 孫閭露(2 / 2)

秋高氣爽,白雲悠悠。

大船隨著海浪上下起伏,孫大眼看著船板上僵屍一般的孫召聰,心中又是厭惡,又是憐憫,如今財寶已失,殺了孫召聰一來沒大用處,二來好似和財寶失去最後一絲聯係般舍不得。

“將這條蠢豬拖到船倉中給點水喂著,若找不到財寶再將他碎屍萬段!”

“諾。”船上的天師鬼卒將孫召聰等人拖死豬一般拖到船倉中去,孫大眼望著癱在船頭的孫閭露,心中一軟,摸出兩粒丹丸,道:“吃了恢複一下元氣吧,你在荒島上怎麼熬到今天的?”

當日高恩華令人將孫閭露扔在荒蕪的海島上,然後將船馳離。

海島荒蕪萬分,一片綠葉全無,屹立在海中數千年無人踏足,更無飛禽走獸蹤跡。

孫閭露等人嚐試禦劍返回江南,向前走了數柱香後,天際間仍然海天一色,腳下起伏的海水深藍如墨,透出一股永亙荒蠻之意,體內靈力已然出現疲憊,嚇的連忙返回海島。

每二日,眾修從海邊的淺水中擊死數條海魚,胡亂吃下後,換個方向禦劍又試,靈力消耗疲憊時,照樣又得返回。

數天後,孫閭露放棄尋路,與眾修一起開始在淺海處捕食充饑,數月長期饑餓,風吹日曬,體力逐漸枯竭殆盡,在將麵臨死亡之際,大救星孫大眼恰巧出現。

“貧道救你等是天意,日後能將丟失財寶找回來,算將功補過,若尋不回財寶,再將你等扔進大海喂魚。”

孫閭露眼中流下渾濁淚水,有氣無力道:“多謝長老救命之恩,我做牛做馬也要報恩。”

“不要你做牛做馬,隻要你找到高小郎中等人的下落。”見孫閭露如此淒淒慘慘,孫大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一頓足,返回內艙中,不在露麵。

一日後,一名天師鬼卒匆匆進倉稟報:“孫長老,鹽海縣到了

張牢之擊潰天師道後,見三吳舊地比京口北地富庶數倍,便上表要求留在江南駐守,北府軍一來剛立下扭轉乾坤的戰功,二來也懼怕天師道去而複還,司馬元顯便同意將府兵在江南駐守。

在大戰中,劉寄奴立下戰功,被封為遊擊將軍,率二千軍馬負責看守鹽海縣,為防不測,張牢之特意派了十名軍中修士隨往。

劉寄奴鎮守鹽海縣後,一從不打罵責罰士兵,二很快與鹽海縣城中的百姓打成一片,身體力行率人修繕城牆,派出軍中斥喉臨視碼頭動向。

孫大眼的船隊剛在海麵上出現不久,斥喉迅速急報劉寄奴。

鹽海縣城十分破舊,城中僅有數千居民,守城二千軍馬中大部分是步兵,隻有少量輕騎兵,劉寄奴不知海麵天師道船隊中兵力多少,便一麵派人急報張牢之,另一邊派人向最近的會稽郡謝府報信。

參軍王鵬道:“劉將軍,米賊在秋季突然出現,定是為掠搶秋糧而來,鹽海縣城池低矮,若對方全力進攻,怕是守不住。”

“米賊渡海而來,不知城中虛實,必然會派斥喉來打探消息。”劉寄奴沉思片刻,說:“速從軍中挑選長相高大威猛者數十人,打扮成修士模樣,站在城門口,再將軍中所有旗幟全部拿出,遍插城中樹梢和房屋之上,隻要拖過今夜,援軍便能趕到增援。”

“諾。”王鵬得令而去,鹽縣城中迅速行動起來。

從二千士兵中,挑出數十名長相凶惡霸氣者,按照軍中修士指點,打扮的稀奇古怪,武器不夠,將木板隨意砍削成刀劍之形,用麻布一包挎在背後,趕赴城門。

劉寄奴騎馬四城門轉了轉,又令:“除了與碼頭最近的城門開放,其餘三道城門全部關閉,派出數百士兵在城牆上與城內持刀巡邏。”

孫大眼船隊靠岸後,迅速派人將碼頭四周控製,此次隨孫大眼出征鹽海者,均是甘派中親信精銳,也是孫大眼在天師道中說話的底氣,唯恐鹽海縣中有伏兵,派出貼身親信吳老七率人進城中探查虛實。

吳老七精明謹慎,搶了數件漁民衣衫換上,一路匆匆趕到鹽海縣城,剛到城門外,隻見城外長長一道人流在等待進城,一大堆人聚攏在城門前查看什麼。

城門口懸掛一顆血淋淋人頭,下麵貼有縣府告示;

上書米賊要來襲擊鹽海縣城中,城外塢堡鄉民可憑黃、白二種戶籍進城躲避,發現米賊舉報者有獎,不報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