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根深蒂固的儒家倡導忠君至孝,但佛教提倡今生來世,對現世是淡漠消極之情緒,出家便是不忠不孝之舉!
而道教做為本土宗教,和儒家思想更加接近,也更能滿足統治者需要。
雖然趙努力的打擊佛門,但結果依舊是佛門信眾和僧人要遠比道門的多得多!
不過趙禎還有一個對付佛門的大招沒有放出,“燒戒疤”,唐宋時期的僧人是不用燒戒疤的,這也不是佛門製度,佛教到了中原後有許多改良,天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可以食肉,而到了中原便不能。
當然,這一條規矩有的時候也不是所有的僧人都遵守,酒肉和尚在大宋並不少見,但燒戒疤的卻是無有一例。
若是趙禎下旨,要求所有僧人必須受戒燒疤,那就是給所有僧人留下了特殊的印記,一輩子也無法消除。
吃酒吃肉難,還俗結婚更難,如此一來和尚的數量必定極具減少,當然隨著大宋國力的進步,相比亂世僧人的數量本就在減少。
宗教數量的增加,使得趙禎也開始著手製定更加嚴格的宗教政策,在華夏這片依靠自己打拚出來的文明中,宗教永遠要為統治者服務。
限製傳教,最根本便是在公開場合不允許傳教,就這一招便能在這個信息傳遞不發達的時代極大的限製宗教的傳播。
那傳教的地方隻能在寺廟之中,這樣既給了大宋百姓自己選擇信仰的權利,也限製了宗教的傳播速度,無論是對佛教,還是會天主教都是極大的打擊。
至於***教的傳教方式………雖沒有天主教那般積極,但卻有著另一個特性,極少容易脫離和顛覆。
趙禎看過《古蘭經》的譯本,其中有幾句話醒目:“你應當信賴真主﹐你確是據有明白的真理;我隻本真理而降示《古蘭經》﹐而《古蘭經》隻含真理而降下。我隻派遣你做報喜者和警告者;真理是從你的主降示的﹐誰願信道就讓他信吧﹔誰不願信道就讓他不信吧。”
穆聖曾經說:“你們應當用優美的語言去宣傳你們的信仰”。
看,這些東西是多麼的人性化!
可事實上,***的傳教方式往往是用武力…………傳教便是戰爭,這一點從當初穆罕默德與他的親信傳教開始便是如此,他們不是靠古蘭經口傳口這樣迅速擴張,而是通過刀劍。
一手拿《古蘭經》、一手高舉刀劍,征服到哪裏,那裏就成為他們的信眾,他們傳教的方式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部落或一個地區……
而且***大量是忠貞的狂熱信徒,他們甚至為了信仰而舍棄生命!
這一點和華夏的基本禮法思想相違背,趙禎隻要稍稍限製,***教便無法在大宋境內有效傳播。
但“信仰的聖戰”最終還是找到了大宋,找到了趙禎。
13464/478064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