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範仲淹來說,趙禎的賞識提拔幾乎是一路讓他成為平章事的,他不知道為何官家對他如此信任,但他知道,自己應該對得起官家的信任。
聖駕行至百官之前,百官躬身行禮,眼下這是最後的機會,包拯望向範仲淹,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倒是要看看,這位官家一手提拔的平章事時候能擔待的起相公的重任。
包拯十分看好範仲淹,他的年歲已經不小,在加上一直在三司任職,說到底也不過是大宋的計相,雖然往日裏上諫最多,但也都是些並不出眾的事情。
他已經在範仲淹麵前把話挑的如此清楚了,就看他自己該如何決定了!
對於範仲淹的履曆包拯是最為清楚的,此人以廣德軍司理參軍入仕,官居九品,但他卻能以治獄廉平、剛正不阿聞名,可見此人的君子之心坦坦蕩蕩。
而後泰州治堰,痛陳海堤利害,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這是多少人沒有提出的事情,卻在他的任期被提出,並且投入實際行動之中?
一個範公堤便是最好的證明,此人敢為天下先!
但這些都還隻是他的猜測,範仲淹到底能不能走出這一步還是個問題,但他顯然小看範仲淹,當趙禎的禦馬如果百官麵前之時,範仲淹上前以大禮參拜,開口道:“臣叩請陛下對奏!”
對奏,還是在皇帝出征之前,這便有些突如其來且於禮不合了,皇帝是有權拒絕對奏的,但趙禎極少這麼做,因為他覺得帝王與朝臣之間互相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隻不過範仲淹挑選這個時間,實在是有些不妥,但所有人都在看著,趙禎實在無法拒絕,隻能笑道:“也好,朕也有話囑咐相公。”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對奏,不是留身奏事,而是範仲淹伏閣請對。
奇怪的事情總是會勾起人們的好奇心,尤其是範仲淹在皇帝出征之前的對奏,更是讓群臣們的好奇心爆炸,這是多麼大的事情居然在官家出出征前伏閣請對?!
最關鍵的是誰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為什麼範仲淹會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地點,在這個時機伏閣請對?!
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測的時候,趙禎已經進入了邊上的觀禮閣,這是專門為朝臣們準備的,但卻因為場麵太過激烈而沒用上,親衛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出一間廳堂,並且在外守候,皇帝與相公的對奏自然不可小覷。
趙禎在進入廳堂之後便覺得不對勁,範仲淹今天身上的氣質仿佛一下從彬彬有禮的君子變成了銳不可當的戰士,最少有了一股平時不常見的勇氣,拚搏之氣。
這就讓趙禎更不明白了,你一個宰相莫不是要來刺殺朕吧?在大宋若是沒有皇帝,相公又算個毛線?!
13464/429287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