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製(2 / 2)

對於趙禎來說,軍權和君權是一體的,絕不能交由外人秉持,樞密院已經淪為趙禎的參謀機構,就這樣一直發展下去豈不是很好?軍權依舊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

至於文官的臃腫和雜亂,趙禎決定加以改革,先把官僚隊伍管理好,然後在把手伸向大宋的富商,世界上可沒有免費的午餐,大宋因為發現需要,所以趙禎並未加大對商賈的限製,反而鼓勵他們。

但他們和士族階級的矛盾逐漸的開始影響自己的統治了,那就要然雙方都得不償失,眼下也是趙禎改革官僚隊伍的最好時機,當然也要用來整治商賈…………

這又是一個一箭雙雕的好機會,商賈和士族之間的矛盾,正是趙禎收權的好時機,身為皇帝的他必定代表了皇權的利益,也絕不會讓皇權的利益受損。

讓三才把大宋的皇城衙門都列舉出來,些在一張張紙板上,並用膠水粘成牌子的模樣立在地上後,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你去把這些牌子從高到低的排列出來,若是平級,便一並放置!”

三才倒是覺得挺有意思,還不過手中的這些牌子上的名字端是嚇人的緊………………

三才習慣的把職位分成文武倆個類別來放止,樞密院,兩司三衙,兵部是一個級別的,兩司三衙統領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一次類推好長的一大摞,兩司三衙才是趙禎掌握兵權的關鍵。

樞密院隻是一個孤零零的衙門放在了邊上,同樣兵部也是如此形同虛設,因為可笑又諷刺的是,大宋的兵部不轄軍政!

趙禎微微點頭,卻抬腳把樞密院和兵部的牌子踢翻道:“多餘,既然都不掌兵,樞密院和兵部都為參軍事隻用,合而為一!”

三才趕緊把兵部的牌子和樞密院的牌子合在一起放止,又不安的向趙禎詢問:“官家,那該叫什麼?”

趙禎想也不想的說道:“參謀軍事!”

這四個字端是順口又寫實,一下便把樞密院和兵部的職能說出來了,他們隻負責向皇帝提供軍事建議,並且推薦武將以及後勤官員,協同中書省挑選行軍司馬等軍中文官…………

三才笑眯眯的說道:“官家聖明!”

趙禎卻看著眼前僅有的幾塊牌子微微苦笑,此時他才發現,原來從太祖太宗開始,便已經把軍權牢牢的抓在手中,什麼樞密院,自始自終也不過是帝王的軍事顧問而已,難怪曆史上多以文臣擔任。

真正領兵在外率軍衝殺的都是武將而已,而這些武將卻又被地方上的率臣壓製,安撫使、經略使、經略安撫使、都部署、副都部署、部署、都鈐轄、鈐轄、副鈐轄、都監、副都監、都會對領軍在外的武將形成監督。

在如此嚴密的製度之下,武將造反的成本極具提升,甚至沒有機會謀逆!趙禎的軍權也就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13464/43405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