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2 / 2)

隻不過相比工廠的東家,他們依舊活的如同貧民,這便是事實!隨著商人的社會價值和地位的提高,朝中官員們開始擔心,這些商人是否會成為大宋的另一個強敵……

這是趙禎自己親手製造出來的全新階層,雖然他們本就存在於華夏的曆史之中,可原本的商賈地位可是被才在爛泥裏的,士農工商,農人的地位相比手工業者和商人不知高出多少。

可現在,農人在失去土地,變成手工業者,而商人則是騎在手工業者頭上的!

士族階層便開始擔心他們的地位是否會被商人取代,畢竟相比他們,商賈有著龐大的資源,他們有錢雇傭學識精深的人為後輩講學,有錢購置大量的書籍,同時也有一定的政治資源。

於是反彈出現了,最近趙禎收到的奏疏有很多是官員商賈的,或是說他們壓榨工人,逼死工人的,或是說他們不利於大宋,隻知趨利,或是說他們培養出的子弟在朝中結黨營私。

反正朝野對商賈的討厭已經深入骨髓,仿佛他們是在吸取大宋血液的蚊子,所以商蟲這個全新的詞語出現了……

趙禎從皇儀殿的禦座上起身,屋中的仙客來非常好聞,這讓他想起了歐洲,想起了工業革命,想起了最先經曆革命陣痛的那些人。

既然陣痛出現在了大宋,那就想辦法解決。

商人群體的龐大和利益的錯綜複雜並不會影響趙禎繼續發展的決心,但卻可以給他們劃出更多的條條框框,同時也可利用商稅反哺百姓。

之前的稅法已經不適用現在的大宋了,蔡伯俙不在京中,少了一個可以談話的人,不過趙禎相信,包拯一定會積極的配合自己。

稅收是平衡財富差距的一把尺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這句話都是沒有問題的,趙禎打算再次改革稅法,同時加強對百姓利益的保護,尤其是工人利益的保護,他們是無產階級,也是必須要拉攏的一群人。

這些看似弱不經風的無產階級手中,卻掌握著顛覆整個王朝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在華夏曆史上的前車之鑒還少嗎?

中京道的戰事基本上已經結束,隻會餘下一些衝突有待收拾,而眼下大宋最要緊的便是發展國內經濟和農業,讓百姓休養生息,讓國家穩步發展。

看似這些都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可卻關乎每一個宋人的命運,也關乎趙禎這位皇帝的抉擇,國服而民強,兩者之間有著最原始最天然最緊密的聯係。

任何人把兩者分開,最終的結果要麼是國家積貧積弱,要麼是被舟下的水所顛覆。

皇儀殿不適合召見朝臣,這裏隻是趙禎私下召見臣子的地方,正式商討問題還是好集英殿為好,三才屁顛屁顛的向三司傳旨了。

包拯這老倌最近脾氣順了許多,他也樂意去……要是擱在以前,他早已打發內侍跑腿去了,畢竟包拯是掌管大宋財計的計相,即便是和三才也不敢怠慢。

13464/43498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