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果然如此,我等墊後雖不能立克契丹人,但最少能拖延時間,將軍好計策!”
入夜,與武烈軍駐紮不遠的義軍隊伍便開始了撤退,速度很快,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劉振已經交代過義軍的首領,讓他們務必全速前進,義軍和武烈軍不同,他們當中老弱病殘都有且攜帶較多,有些人家甚至連木器都用車拖來了。
劉振下令除了包袱細軟之外,其他的東西一律不得隨軍而帶,並且派人一一檢查,軍士把道理先和他們說透了,若是還不聽從的,便會恐嚇警告,掉隊的時候可沒人會等你,這不是遷徙,而是逃命!
義軍連夜開拔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之中,明亮皎潔的月光成了他們唯一的指引光源,除此之外,一點火光也沒有。
送走義軍的劉振和張淩醒微微鬆了一口氣,對視一眼苦笑相望,接下來的苦戰才剛剛開始,他們要堅持最少十天,十天之後才能撤離此地。
而在這十天的時間裏,遼軍不知會如何的瘋狂,兩人都知道,遼人之所以敢傾巢而出,一定是得知了大宋的底牌,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不過他們已經把奏疏整理好發往北平府,相信官家會看到。
相對於已經離開的義軍,他們的任務才剛剛開始還,這時候大軍已經開始修築工事,這是宋軍在被動防禦時必做的功課,這些最原始的土木工事可以幫助他們抵擋遼軍的進攻。
同樣的,武烈軍也要依托這些工事讓遼軍不得南下一步,也意味著武烈軍將放棄很大一部分的機動能力,但在防禦上,宋軍又是出於一種獨特的境界。
華夏千百年來對抗外族侵略或是侵略外族的曆史中,所沉澱下來的軍事知識其實相當豐富,兵法自然不用說,而在防守上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趙禎主持軍武院之後,大宋的軍事理論體係得以發展,並且在實踐中逐步成形,眼下武烈軍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雖然喪失機動能力的他們有些吃虧,但防守作戰的他們擁有敵人的進攻路線和意圖,以及相對充裕的時間。
十天的時間是劉振和張淩醒算好的,義軍就算再慢,十天的時間也足夠他們撤離到大宋邊境上去了,隻要到達大宋的邊境,便會有駐紮的邊軍幫助他們南下,速度自然更快。
而十天的時間,無論有多少南下的遼軍,他們都要阻擋在這裏,健全的防禦工事是他們最大的儀仗當然他們還有大量的軍械幫助,但這一切才隻是一個開始。
契丹人對武烈軍的陣地發動了史無前例的進攻,這是一場連劉振和張淩醒都沒想象到的苦戰………………
13464/441751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