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的定心丸讓楊采薇安穩了些,沒想到今天居然在禦書房裏敦倫了,這要是傳了出去,怕是上諫的奏疏又是以籮筐,想想包拯黑臉的樣子趙禎不禁情消欲退。
坐在禦座上喝茶提神,右手邊山牆上便是楓葉狀的輿圖,他實在有些等不及了,西夏一日不平,大宋便一日如噎在喉,肥美的河套平原便晚一日複歸華夏。
趙禎的戰略便是以西夏作為跳板,逐漸吞並河套並且蔓延至遼朝,即便是遼朝奪了前套又如何?早晚有一天也是大宋的!現在隻不過是般大宋耕種而已。
一旦收了西夏,大宋便可從西,南兩麵直逼遼朝僅剩數州之地的西京道,對遼朝形成一種鉗形攻勢!
趙禎越看越覺得蔡伯俙的話很對,確實楓葉狀的地圖更加好看,最少他把那位“擁有海洋四方”的人物出生地也包裹在其中,趙禎不準備殺人,隻需要漢化蒙古人便好……
楊采薇斜斜的躺在錦塌上盯著趙禎看,此時的官家仿佛目光完全不在自己起伏的身軀上,而是盯著牆上的輿圖看的入神,左右不過是一張輿圖罷了,細細觀瞧她才發現,這張輿圖用紅線畫了一個細長的邊界,邊界的形狀……有些像楓葉,這是把西夏,遼朝都包裹進去的楓葉,甚至龐大到了連吐番也在其中……
“官家的輿圖可真大,連遼朝和吐蕃也沒放過嘞!”
酸酸的口氣讓趙禎微微不爽:“這有何難?對我大宋來說不過爾爾,若是朕想,甚至可以把邊界畫成任何模樣,莫要一股子酸氣,入歸華夏乃大勢所趨,大勢,非人力可擋也!
朕沒有多麼偉大,亦沒有那麼卑鄙,之所以這麼做乃是為了組建大一統的王朝,讓各族人免去戰亂之苦,以戰止戰,以暴製暴,非我所願實乃無奈!”
“陛下就沒想過與這些國家和平處之?”
趙禎無聲的笑了笑,不屑的表情惹得楊采薇很想撲上去咬一口,但這種輕視卻有一種無可抗拒的魅力,讓她不由自主的沉淪傾倒。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見證過,若非大一統後患不絕,即便是如盛唐也在頃刻之間倒塌,朕不光要把所有土地納入朝廷的管轄,還要在文之以道上同化他們,知道嗎?其實我華夏最厲害的不是刀劍,亦不是戰陣,而是之乎者也的經史子集,是仁愛無邊的儒家思想!遼朝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楊采薇聽了趙禎的話微微驚詫,但稍稍一項便駭然的雙目失神,沒錯,身在大宋的她知道儒家思想的厲害,一旦外族在儒家思想下的熏陶下時間長了便成了地地道道的順民,這也是為何李元昊要當初要創立文字,剃發易俗的原因。
若是所有黨項也淪落如此,必會徹底消失在大宋。
13464/402089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