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1 / 2)

元日按照慣例是要休沐七日的,但因為耶律隆緒的駕崩,大宋的朝堂也開始了運轉,尤其是主管外交的鴻臚寺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耶律隆緒是堂堂帝王,帝王死叫崩不是沒有道理,對於遼朝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開始。

張儉之所以在大宋的眾目睽睽之下嚎啕大哭,就是為了讓大宋袖手旁觀,此舉無疑是效果顯著,禮部尚書和鴻臚寺對遼國皇帝的死極為看重,甚至請趙禎發布國書悼詞。

趙禎對大年初一的忙碌相當不滿,但遼皇駕崩畢竟事關宋兩國關係的大事。

權之特重的中書省也是通宵達旦,王曾雖然已是兩鬢斑白可精神卻一點也不輸與旁人,坐在主位上輕輕抿了一口綠茶,苦澀中帶著的一絲甘甜讓他舒服的哈了一聲整個人顯得悠然自得。

一旁的夏竦就像是拉磨的毛驢不斷的轉圈,丁謂瞥了他一眼道:“老夫去過皇莊,如今的皇莊都改用水力磨麵了,你在這轉圈幹嘛?”

“丁相公倒是心大都這個時候了還能揶揄我。”

丁謂瞥了他一眼:“老夫可沒揶揄,你好歹也是參知政事朝中重臣,如此焦急像個什麼樣子?”

“可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宋錯失良機吧?”

王曾哈哈大笑道:“良機?老夫可沒瞧見什麼良機,隻知道以官家的才智都沒有所行動,你夏竦倒是著急的很,你就不想想為何丁相公不著急嗎?”

夏竦看了一眼丁謂道:“屍位素飡者當然怡然自得!”

一旁的王曾苦笑著指了指自己:“好你個夏竦夏子喬,連老夫都被你罵了……”

“王相公的脾性也太好了謝,提攜後輩直說便是,何必繞彎,否則也不會來這不白之冤,夏竦,陛下此時什麼都不做才是對大宋最有利的。”

魯宗道嚴肅的臉上難得露出些許笑意,惹得夏竦奇奇怪萬分,在看看政事堂的眾人猛然反應過來:“諸位的意思是隔岸觀火?”

“然也,試問什麼樣的遼朝對我大宋有利?是團結一致的,還是內鬥不斷的?”

王曾的話使得夏竦豁然開朗,對啊,如今遼朝可是內鬥的厲害,沒必要讓大宋出兵冒著風險的去進攻,以遼人內鬥的習性,還不知這場鬧劇會什麼時候後收場,最好是鬥的越久越好。

夏竦明白了王曾的意思,自己出使遼朝隻負責炫耀大宋的武力和吊唁遼皇便可,其他的事情不用自己插手,坐看遼朝變得混亂就好。

無疑一個內部勢力不斷傾軋,朝政混亂不堪的遼朝才是對大宋最有利的。

三才冒著寒風掀開了政事堂的門簾,寒風吹進悶熱的政事堂中給眾人送來了新鮮空氣。

王曾笑眯眯望著三才道:“老夫道誰,原是大官,怎麼陛下的國書悼詞這麼快便得了?”

三才露出和煦的笑容道:“稟王相公,官家的悼詞已經寫好,要不要送與學士院修改一番?”

魯宗道接過三才手中的悼詞:“那倒不用,老夫卻是要看看陛下的文筆如何,坐朝理政多年,文章荒廢了沒有。”

趙禎的悼詞當然沒問題,自親政以來,他的經筵日講就沒斷過,隨著魯宗道的聲音政事堂的相公們跟著搖頭晃腦起來:“嗚呼哀哉,遼皇叔英魂未泯,大宋皇帝趙禎餞行,星墜與北……”

大宋和遼朝是名義上的兄弟之國,真宗皇帝與耶律隆緒常常在往來的國書中以兄弟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