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你大哥?他能有什麼辦法?”李健將此事告訴糜環原本也沒有打算能從糜環這裏得到什麼辦法。因此聽糜環這麼一說,李健也沒有太往心裏去,依舊是靠在椅子上,享受著糜環越來越嫻熟的按摩技巧,輕聲的回了一句!
看到李健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糜環知道李健對自己的話並不相信,但卻也不惱,輕笑一聲說道:“其實這話本不該我來說,但我二哥又擔心。。。因此便來求我,讓我先探探你的口風如何。如果不是夫君今天說起這事,我也是真不知該如何跟你說呢!”
“什麼事情?”聽到糜環吞吞吐吐的話語,李健讓糜環停了下來,正了正身子,開口問道:“咱們成親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你也應該明白我不是個不好說話的人,隻要不觸即原則,什麼事情不好說!”
“是!夫君大人乃是天下第一好說話的人!但這事我若是說了,夫君可不能生氣!”正如李健所說,李健和糜環成秦的時間盡管不長,但糜環卻已經摸清楚了李健的脾氣稟性。因此平日裏隻要身邊沒有旁人,糜環和李健說起話來也越來越“放肆”了!
“哦?還不許我生氣?那這事情可就不是什麼小事了!”聽到糜環的要求,李健笑道:“那你說吧,我保證不生氣就是了!”在李健的鼓勵下,糜環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向李健述說清楚,原來事情的起因還是在番禺商會的身上!
自從李健入住徐州,並有意的為番禺商會打開了方便之門以後,番禺商會憑借著數量巨大的海外奇珍,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瞞。而徐州的不少有勢力、有背景的商號也借著這股東風充當起了批發商的角色,將番禺商會販賣而來的各色珍寶,轉手向更加內陸的地區販賣,以賺取其中的差價!雖然這筆收入比起海商來要差了不少,但也是筆不小的財富,以徐州原本就低於番禺(此處僅限於番禺城內!)的消費水平來說,也足夠讓徐州上下高興一陣的了!而這種由番禺商會充當供應商,由徐州商人充當批發商的模式,也得到了雙方的認可,形成了一個雙贏的局麵。
但隨著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的外地商販,見到徐州這裏有利可圖,紛紛向徐州湧入,希望也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如此一來,徐州本地的商人開始有些吃不消了。畢竟供應商隻有一個,而有實力的批發商多了,那麼利潤自然也就被攤薄了。而能夠在眼下這種局勢下,依然可以穿越幾個甚至數個州郡前來徐州販運貨物的商號,其實力都是不可小視的!
受到了損失的徐州商人們自然不會束手待斃,他們以糜家為首,迅速的聯合了起來,試圖挽回局麵。但隨後他們就發現,他們試圖依靠糜家的影響力,使李健下達政令,限製甚至是驅逐外地商號的打算落空了。因為為了發展工商,同時也是為了能夠在商業上得到更多的稅金,李健非但對此不加以任何的限製,甚至還撤消了大部分的關卡,以便讓更多的外地商人能夠更加順利的進入徐州!這樣一來,徐州本地商人的處境非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還更加的惡劣了!
正所謂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糜家也不愧是縱橫中原商場的超級大鱷,見往常所慣用的手段無法起到作用,立刻將目光放到番禺商會的身上。雖然無法讓番禺的海商隻將貨物賣給他們,但通過對番禺商會的研究,糜竺和糜芳冒出了模仿番禺商會,聯合徐州的商號,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會的想法!但仔細盤算之下卻發現,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卻並非想象中那麼的容易!
因為和番禺這樣的以海外貿易支撐起來的城市不同的是,盡管徐州的豪強世家勢力在此之前受到了李健的削弱,但商人們在徐州的影響力還是非常的弱小的!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仍舊集中在了豪強和世家的手中!雖然工商業對土地的需求並不像農業那般強烈,但人口,尤其是各種熟練工匠的缺少,卻成了製約徐州商會的主要瓶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聯合徐州的豪強世家們。但長期以來在社會地位上的差距,讓徐州的大部分商人們對這此缺乏信心。即擔心豪強們不會同意自己的聯合請求,又擔心聯合之後,一旦世家豪強們不遵守約定,反噬一口,倒將自己辛苦多年的基業給搭了進去!因此便有人提出,希望能夠讓糜家出麵,邀請李健來主持此事!畢竟李健也是正經的商人出身,更容易獲得他們的信任!但糜竺和糜芳卻對此提議持猶豫的態度,因為他們試圖成立徐州商會的真正目的,並不局限在眼前的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