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商部(1 / 3)

當年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醉心於長生之術,除了派遣術士四處尋求長生不老之藥以外,還修習各種長生之術。為了修煉方便,秦始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躲藏在深宮之中,除了少數的幾個朝中重臣能夠定時見到秦始皇之外,其餘人根本就見不到秦始皇本人。為了方便在深宮中遙控朝政,秦始皇在皇宮內部成立了一個內廷,專門負責代替秦始皇處理一些尋常的政務,這便是秦朝的內閣製度!

鑒於此,當徐庶等人初聽起李健說起要組建內閣之時,心中雖然明白李健所要組建的內閣和秦內閣必然不同,但心中多少還存有了一絲擔心!但在看過了李健交給自己等人的文書之後,卻不由得在心中為李健的“奇思妙想”感到佩服了!

按照李健的想法,未來的內閣成員最少由三人組成,最多為七人,總人數不可為雙數!並且在內閣之中軍方的將領至少要占到一個的名額,以保證在發生戰事時,內閣不會因為缺少軍方的意見而對戰事胡亂指揮!而在平時,內閣則要負責將地方上傳來的奏章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分門別類的進行初步的處理,而那些事關重大,內閣無法決定的事情,內閣也要在奏章的後麵附上自己的意見,以供李健參考!而在如何決定什麼事情內閣可一言處之這個問題上,也許是出自偷懶的私心,李健給出的範圍非常的寬泛。基本上除非是地方上發生了重大的災情,又或者是有戰事發生,其餘的事情,內閣均可以全權處之!其權利之大,令徐庶等人瞠目不已。而更讓徐庶等人吃驚的是,李健以為了能夠對下麵送上來的文書進行詳細的分類為理由,把中央朝廷的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兩主客曹、二千石曹,六部功曹直接放置到了內閣之下,如此以來,徐州的內閣儼然成為了一個功能齊備的小朝廷。當然,為了不授人以柄,在名稱上李健使用的也是抄襲得明清時的名稱,分別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除此之外,李健還在六部之外,額外加入了一個商部,專門負責規範籌劃商業活動!

其實說起來,當初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帝國之後,由於各方麵的原因,帝國的官僚體係基本上沿襲於秦朝!而秦朝的政治體製,從商鞅變法之後,便幾乎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因此如果細算起來的話,目前大漢所使用的這套官僚體製已經使用了六百年左右的時間。時至今日,早就到了應該有所改變的時候。而例如徐庶等人也感覺到了眼下的這套官僚體係,在日常的政務處理中多有不便之處,而有了變革之心!隻是一來因為天下動亂不堪,戰事頻繁,實在不是時候變法的時期,二來也是因為曆史的局限性,使得他們難以琢磨出一套能夠代替現有體製的構想。如今看到李健的這套內閣製度,徐庶等人無不驚訝。並且在仔細的推敲了一陣之後,皆認為其中決大部分的內容確實可行,如此一來,三人對李健更是佩服不已了!但是,這也並不表示他們對李健施行這套內閣製度就完全的讚成,起碼就眼下的天下大勢來看,實在不是進行如此大的變革的好時機!

“主公!主公的這套內閣製度真可謂是前無古人之舉,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內容也確實可行。但其中與現行之政的區別太大,若是太平盛世,逐步實行,慢慢布置,十年時間當可有所成效。可眼下中原戰事頻繁,我徐州本就沒有如此眾多的士人來充任改革後的職務。再加上如今曹操把持了朝政,以朝廷的名義向天下招賢!此時貿然行之恐怕。。。。。。!”徐庶話中關於徐州缺少後備官員的內容其實不過是鋪墊之詞,畢竟有司馬徽這位大儒做鎮,如今徐州大學中的士子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關鍵是後半句,如今曹操已經開始利用中央朝廷的名義,四處征召名士入朝為官,同時又喊出了任人為才的口號,招攬天下的寒門士子。這個時候,在徐州搞這套東西,恐怕徐州的大部分士子都要跑到曹操那邊去了!

而徐庶的話音剛落,一旁的陳宮立刻說道:“況且新法之中,關於六部的內容雖然少有破綻,但商部一事還請主公仔細斟酌!自古以來,農為國之根本,商為末節,尤其是當今天下大亂,農事更是為重中之重,主公之前所行屯田之策不僅安置了流民百姓,更為我徐州提供了無數糧草和可戰之兵。說起來,與秦朝之耕戰之策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今卻在朝堂之上設立商部,重商之舉無以複加,實為不妥,還請主公三思!”

陳宮作為一名傳統的士人,對李健重商的思想本就有所抵觸,隻是看在商人們每年可為徐州提供大量的稅收,並為徐州送來大批的糧草的麵子上,才沒有公開的表示反對。如今看到李健想要在新的政治體係中,增加商部,這對陳宮來說,卻是李健意欲全麵重商的表現,自然是要站出來反對的!而陳登處於一名傳統豪強的考慮,對陳宮也表示了支持!畢竟自從李健掌控徐州以來,大量的商人,尤其是番禺海商的加入,使得徐州眾豪強的財富快速縮水!原本處在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他們,在海商大量湧入的情況下,整體的實力已經被商人們在極短的時間內拉平。若不是豪強們還掌握著官府話語權這一利器,徐州的傳統豪強被商人徹底拉下馬不過是順理成章之事!對於這種現象自然瞞不過陳登的眼睛,但正如陳宮之前的顧慮,這才沒有立刻發動對商人的反彈。如今看到李健更為重商的表現,且有了陳宮這樣一名同盟,自然是要站出來,共同進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