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夢(2 / 3)

胡思亂想中,陳墨軒關上門,向東邊四五裏外的渡口走去。他的屋子坐落在河南岸的一片竹林中。父母去世之後,他就一個人住在這。平時他並不願意到鎮子上去,那裏隻有一條短短的街道,而且鎮上也沒有什麼說得上話的人,所以他隻是定時到南岸的渡口去取由佃戶田伯帶來的日用品。有時田伯還會把他自己和鎮上其他佃戶的租金給陳墨軒帶過來。

邊走陳墨軒邊習慣性地往天上瞧去。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蔚藍的天上飛過一隊向南的雁群。

“北方現在一定很冷吧?據說北方有種樹叫做楓樹,到了秋天葉子會變紅。想想看,漫山遍野的楓葉印染了天邊的雲霞,應該會與一年四季翠綠如新的竹林有別樣的味道吧?”陳墨軒邊走邊想,半晌之後他忽然驚醒過來,“嗯,今天怎麼啦?無緣無故會想到北方的楓樹?”

陳墨軒覺得自己最近有點不對勁了,自從夢到那個神秘女子後,腦子裏老是會冒出一些之前從不會有的念頭,今天居然對風花雪月的事情發起感慨來。

走出竹林,陳墨軒已經可以遠遠地看到渡口。陳墨軒與田伯約好,每月初一、初十和二十的巳時,他到渡口接田伯帶來的日用品。雖然巳時未到,可老遠就見著一位老人等在岸邊,待得陳墨軒走近了便上來弓著腰恭敬地稱道:“少爺。”

陳墨軒淡笑回應道:“田伯,說很多次了,不用叫我少爺,叫名字就可以了。再說每次你也不必這麼早來等我。”

老人正色道:“哪能那麼沒規矩。我再三叮囑過家裏的人:規矩不可亂,還得要緊記少爺的好。同樣是主人家,鎮南的錢老爺可就難伺候多了……”

陳墨軒沒有打斷老人的絮叨,隻是笑笑然後坐在船沿靜靜地看天上掠過的浮雲。人老了難免會囉嗦一點,而且通常他們講過一大堆話後心情總會舒暢許多。為什麼要去打斷他們的快樂呢?況且對不踏足小鎮的陳墨軒來說,老人自顧自的說話就是聯係自己與小鎮的唯一紐帶。所以陳墨軒從來不打斷田伯的絮叨,靜靜地聽老人述說鎮子裏的最新消息,什麼鎮東頭張家用本地罕見的八抬大轎娶媳婦了;鎮西馬家過年宰了一頭大牛,吃了三個多月也沒吃完啦……聽著老人的絮叨,陳墨軒才能感覺到自己仍然生活在人間。

“田伯最初和我相處的時候似乎是很拘謹的吧?”望著今天很是顯高的天空,陳墨軒近日特別活絡的腦子忽然又開始回憶起往事來。現在已然記不太清自己當時的情況了,隻是後來田伯告訴他:第一次田伯給陳墨軒送日用品的時候,田伯簡直感覺不到他有一絲活著的氣息。當時的陳墨軒仿佛就是一塊會動的木頭疙瘩,木然地走過來,取走田伯帶來的米和菜。當田伯問他還要什麼其他需要的時候,陳墨軒卻是毫無反應地往竹林中走去。

想起田伯的話,陳墨軒好像有點印象了。當時他眼中的天空似乎是灰色的,地上的河流、渡船、竹林也遠沒有現在這樣的活潑顏色。至於田伯,在陳墨軒的記憶中根本找不到當時他的樣貌。

現在說來,陳墨軒都很是懷疑自己是怎麼活到現在的。那段時間裏記憶中除了吃飯睡覺,他都呆在父母的墳前,隻在夜間回竹屋睡覺,有時候甚至睡都睡在墳前。

那時陳墨軒每日都是渾渾噩噩的。時間久了,他就會有種錯覺:前一刻還靠在父母墳前的墓碑上,下一刻就到了一個奇異的世界中。那裏沒有天,也沒有地,有的隻是一片混沌。不過陳墨軒當時並沒有恐慌,甚至想這是不是臨死前的征兆?如果是,那麼他很快就又能和父母在一起了。可陳墨軒並沒有死去,隻是漸漸地這種錯覺越來越頻繁,從最初的一兩個月出現一次慢慢變成幾乎天天都會出現。他也慢慢習慣了呆在那個奇怪的世界裏。偶爾他也會想:“難道這並不是錯覺?”但隨之他又放棄了思考這個問題。對那時的他來說,活著與死沒有太大分別。反而有時他會覺得或許死了更好,能和父母團聚。

陳墨軒父親死的並不突然。在遙遠的江南,陳家曾經擁有令人羨豔的一份家財,同時他們的家族成員也擁有不為人所知的命運。每個男性家族成員在他的四十八歲的生日當天,不論健康情況如何,都會無疾而終。是疾病?還是詛咒?陳家人自十世以前就開始四處尋訪高人,想盡一切辦法破解這個困擾家族的難題。可是一無所獲。到了陳墨軒祖父這一輩,陳家隻剩下一脈單傳。在陳墨軒祖父四十八歲去世時,陳墨軒的祖母因為悲傷過度,不久也去世了。陳墨軒的父親在為父母戴孝三年後,把家中生意轉給幾個朋友,再變賣了家產,從此浪跡天涯。也就是在四處流浪之時,他機緣巧合下遇見了陳墨軒的母親。由於母親家中的反對,兩人上演了一場才子佳人月下私奔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