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向組織靠攏(1 / 2)

“我回來了。”傍晚,石磊推開房門,語氣略顯有氣無力。

“大石君這是去火車站了?手上這麼多小廣告。”我瞧見石磊手上抱著一摞宣傳單。

“不是,這是各學部學生會和一些學生社團什麼的派發的招新宣傳單。他們一個下午都在校園廣場那兒擺著,你們都沒看見?”

傅俊答道:“我們班今天就早上一節課,我回來早了。”

高度:“原來是組織在招新,我當是學校做商貿活動呢,一摸口袋隻剩口糧,於是繞道了,與組織擦肩而過。”

“大石,給我點。”我從石磊手上拿過一疊傳單。

學生組織的宣傳單設計得倒是相當美觀,花花彩彩五顏六色,關鍵是質地還相當好,估計宣傳過後還可以糊牆。火車站的小廣告與其完全不再一個檔次上,估計當作廁紙都得褪色。宣傳單上的口號與圖案設計也相當獨到有創意。有一個叫做博弈門的組織的宣傳語十分響亮:加入我們、參與我們、超越我們、成就我們。很鏗鏘有力的“四我宣言”。我問高度:“第四個‘我們’用得有些讓人費解啊。”

高度拿過宣傳單研讀一番,之後答:“這個‘我們’估計是包括了宣傳單前麵的人和後麵的人。”高度的話讓我更加費解,我翻過傳單後頁,沒發現人影,之後陷入沉思。“大河,這個博弈門是個什麼組織?”“棋牌社。”

我不由感慨,那些想要以火車站為突破口來拓展市場的賓館、商場和醫院應該學習學習學校學生組織在做宣傳工作上的誠意,我斷定這些機構估計沒有我校學生在其內部任職,當然也難免他們被市場這個號稱看不見的手掌摑了幾下,然後…

傅俊朝我扔來幾張宣傳單,從而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你們學部的。”

有了軍訓期間女生公寓半日遊的經曆,我對學生會產生了莫名的親切感,於是毫不猶豫地在宣傳單背麵的報名表上填寫自己的信息。在對“願望部門”這一欄的選擇上我有些犯難,由於實在難以取舍,我於是就索性在所有部門部門後邊進行勾選,而且在“生活部”這一欄後邊打上了兩個勾,若不是表上空間有限,我真想在“生活部”後邊括弧寫上夢想部門。

“哥幾個,你們說這上邊的長者是誰?”傅俊拿著一張宣傳單,指著單上的一位一臉笑容的古代人物肖像。

“雖然畫法有些抽象,但依稀還可以辨認,應該是老子。”高度不愧是研究“之乎者也”的,還能辨別古人肖像。

“厲害,這都能看得出來。”

“光憑麵相我還真認不出,不過倒是他手上捧著的那本《道德經》給了我啟發。”

“噎…”

“看他一臉笑容忙著看書,我還當是杜甫…”傅俊挺有求知欲,“這個‘尼門’又是什麼?”老子一側畫著一群在做作揖狀的火柴人,他們邊上壓著“尼門”兩個字座位注解。

“我猜這個‘尼門’是‘你們’的諧音,整個的意思應該是‘你們都給老子作揖’。”高度繼續解讀。

“我還以為這是師太修煉的地方呢…這個宣傳單做得還挺深沉,不過語氣有些不禮貌啊。”傅俊做總結。

“老子應該隻是一個象征,象征中國的傳統文化文學,咱們向他們作揖很應該。”高度還在解讀。“這是個什麼組織?”“讀者協會。”高度一個響指一聲“bingo”結束了這一次對話。

今天是我的大學生活裏的第一堂課,十分具有開山的意義。因為傅俊是我們寢室裏邊第一個上過課的人,他的“大學有課生涯”已經在昨天被開了光,因此在昨天的關於學生社團的大討論之後,我們又向他請教了上第一堂課的感受。

“也沒有什麼很特別,跟高中的體育課,初中的音樂美術課差不多。”

傅俊的話讓我心中一驚,高中時期我的第一堂體育課就被老師安排做一千米跑。我即將要上高數課,搞不好老師會讓我“在跑步距離已知,所用時間已知的情況下,求知老師姓什麼”那樣豈不是會很尷尬。我於是在昨晚暗做打算今天早上提前一個鍾頭起床。但是因為平時軍訓的起床時間為早上六點,於是今天一早我昨晚的決心打敗了生物鍾,在五點鍾的時候將我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