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戰場 第三十六章 苦戰開始(2 / 3)

按說宇宙怪獸一方應該沒有任何有關太陽係的坐標,否則它們早就應該舍棄Exelion艦隊直接殺向地球了。但如果純按誤打誤撞來解釋的話,現在艦隊一回到主物質位麵便到達太陽係邊緣這點,好似也很有些不對勁?

“敵人根據艦隊不同型號戰艦引擎的參數差異,直接推算出各艦共同目的地的幾率是多少?”

這次又是羅傑率先反應了過來,DG那邊甚至不用詳細模擬推算,便印證了這個逆向思路的可行性。不過老實說,現在再弄明白這些就已經晚了。宇宙怪獸一方的戰術目的明顯已經從消滅Exelion艦隊改成了尋獲人類母星。

而且,這一目的現在已經完全達到了,接下來它們甚至就地解散各自逃跑也沒任何問題。

如果宇宙怪獸們真的聰明到了那樣做的程度,那無論是地球安全還是輪回者的任務都神仙難救了。榮格也完全不需要再考慮諸如如何把這個同化位麵向著她個人喜好方向改造之類細枝末節。因為到那時候她的周圍除了宇宙怪獸之外,估計其他什麼都剩不下。

“DG,有沒有辦法幹擾敵方的任何一種躍遷方式?”這是羅傑在精神頻道中直截了當提出的問題。

而同時在Exelion的司令部裏,田代提督麵對大副的詢問更是不帶任何一絲僥幸與退縮:“如果本艦自爆的話,能不能把敵人全部留在這裏?”

麵對著這兩個已經孤注一擲的家夥,反饋回來的答案倒還都勉強能算上好消息——

根據DG的分析,剛才敵人那貌似把Exelion艦隊挖出來的方式,實際上也是宇宙怪獸部隊自身緊急脫離WARP的某種應急方案。至少從目前敵人一方的能量波動來看,短時間內貌似不可能再把“功率”提升到足夠進行長距離反跟蹤WARP的檔次。

為什麼說是反跟蹤呢?之前說過宇宙怪獸一方的智能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前FLOD計劃雖然並沒有取得擺脫敵人方麵的成功,但卻間接將他們未曾接觸過的那種空間跳躍模式展現了出來。那麼在無法準確估計輪回者團隊技術實力的前提下,他們的WARP方式自然要選擇謹慎而行。

於是,時間還有一些。

而大副那邊的回答就更加簡明扼要一些:

如果不先搞清楚敵人具體數量的話,完全談不上把敵人“全數留下”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兩位提出問題的好戰者不約而同地手扶帽簷,將頭頂軍帽仔細調整了一下。

“開戰!”

“開戰!!”

……

在原著裏,倉促從亞空間逃離的Exelion艦隊小型艦全滅,主力級加上雷達恢複前誤認為己方的巡洋艦級宇宙怪獸,也隻不過殘餘12%而已。如今有輪回者團隊的拚命保護,小型艦大多隻是由於護罩能量耗盡而暫時失去戰力,大型戰艦奇跡般全數健在。可問題在於,對麵宇宙怪獸的數量也遠不止原著中的22頭。

“如果隻需要保護原著裏包括Exelion在內的十三艘戰艦就好了。”羅傑一邊向等待出擊的TOP部隊發布最後的集結命令,一邊在精神鏈接裏抱怨著。

榮格已經重新回到了TOP部隊那邊,此時正在與琳達一起進行彈射前的機體複核工作,基本上懶得搭理某人的廢話,所以這時開口的是DG,“你要是實在計算不出滿編Exelion艦隊那近三百的數量,那就去直接查下資料,或者動用我的分身報個數也好,何必裝出一副責任重大的樣子?”

羅傑臉上連紅都沒紅,反正DG就算貌似沒給他留麵子,但還是把他想要知道的Exelion艦隊主力艦數量報了出來。那麼在TOP部隊全體整裝完畢之後,RX-7們相應的防禦任務和作戰目標也就隨之擬定了出來。

這方麵甚至不需要羅傑提前傳達,隻要通過數據鏈傳輸到每名TOP部隊成員的機載電腦中便足夠了。然後真正負責出擊TOP部隊全麵調度的,也一早就內定成了姐姐大人。

這次由於Exelion艦隊的建製保存太過完好,使得宇宙怪獸一方也豁出去動用了幾乎數千巡洋艦級的規模,才將他們請出亞空間。原著中接近一比二的比例便讓Exelion艦隊陷入死戰,最後也隻有旗艦能勉強撐住,現在這種起碼十倍以上的差距,看起來似乎愈發令人絕望了。

但也隻是似乎而已。

畢竟每場戰鬥的結果,並不是簡單按照雙方的參戰部隊比例就能大致推算出來,最起碼十三艘戰艦所能形成的戰力,絕對夠不上近三百艘戰艦的的二十四分之一,甚至很有可能連百分之都達不到。

或許是因為宇宙怪獸每戰默認的數量碾軋打法,它們在具體的作戰陣型與配合上相對來說都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這就使得人類一方在行軍布陣上,往往任何一種陣型都能獲得它們設計預期中的最大戰果。所以目前雙方的主力艦數量對比上貌似人類方比原著中還要不樂觀,但實際上這種規模的戰鬥中,Exelion艦隊自保已經綽綽有餘了。

接下來隻要輪回者團隊正常動用預定方案,而GUNBUSTER又能順利出擊的話,或許真的能毫無阻礙地達成“全殲敵人”這一戰果也說不定。

不過就連羅傑也沒有幼稚到現在就開始早早慶祝的程度,事實上他一直在動用DG分身仔細偵查戰場周圍環境,為此甚至還動用了原本設立在太陽係內的某些固定觀察哨。這些太空觀察哨雖然名為固定,實際上隻是參照著不到光秒級的偵查範圍用定期巡邏式工作的。所以通過對這些DG分身的詳細詢問,某位不稱職教練發現早在Exelion艦隊自亞空間破陣而出時,就已經有兩三千宇宙怪獸提前進入了這個臨時戰區。

這也就是說,別看現在宇宙怪獸數量就已經形成了對人類的數十倍絕對優勢,真正打起來之後,那些預備隊完全可以隨時進一步投入戰場,形成對人類方的徹底碾軋。即使是輪回者團隊,麵對著對方優勢兵力,想要像前兩仗一樣麵麵俱到,從上護到下的可能性實在太低了。

更何況就算是在前麵兩場“小規模低烈度”戰鬥裏,對方還動不動給他們帶來點“驚喜”呢。

於是,不但高屋典子要像原著裏那樣呆在艦內,GUNBUSTER的旁邊隨時待命。就連榮格也必須做好隨時動用全部力量,護住TOP部隊成員的準備。至於整支Exelion艦隊的主力戰艦們麼,當然就歸羅傑和DG全盤負責了。

雖然本體依舊不打算從獵戶座那邊回來,但DG的特性使得她在放開一定限製後,分身和本體之間的戰力不會相差很多,而她的分身早就已經散布到了艦隊的各個角落……所以在剛才那個分工裏,貌似羅傑是最輕鬆的。

但是實際上,這位武力側輪回者不動則已,一旦形勢嚴峻到必須逼迫他上場的時候,即使依舊沒有人員陣亡的消息出現,但那也必然是整支艦隊生死存亡的關頭了——

沒辦法,為了整個位麵的同化或者任務,輪回者團隊必須要令高屋典子成長起來。這次雖然不是決戰級別的硬仗,但正好是新手登場刷經驗值的大好機會。如果一味貪圖穩妥與任務獎勵什麼的,用網遊的說法就是害到高屋典子無等級無經驗純有裝備的話,將來遲早會壞大事的。

然而這一切其實還有個隱藏著的最大前提——Exelion艦隊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堅持到GUNBUSTER出擊,而是在高屋典子正式登場亮相之前,把比原著中數量多出幾十倍的宇宙怪獸牽製在戰場附近。

否則的話,誰知道敵人會不會還能再陸續增兵,直接在如今這個時間點徹底殲滅地球全部抵抗力量呢?

聽起來還真是個矛盾的設定啊,明明在常規戰力上處於弱勢一方,王牌還要留到最後才打。而且整場戰鬥最為艱難的戰術目的還必須交給正常戰力們來完成。

高屋典子就很不明白這一點,不過相對來說,天野霞那邊反而比較讚同輪回者團隊這邊的計劃。所以,在精神鏈接之中,羅傑和榮格在被DG拉去另開小頻道討論某些輪回者團隊相關細節時,是由姐姐大人向位麵第一女主角解釋戰術安排的。

“GUNBUSTER對外號稱並沒有徹底完工,實際上在沒有經曆實戰的情況下,不管從設計組裝上多麼完美,這台機體確實不能算作足夠可靠。而且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分離合體模塊確實沒有得到有效驗證,所以它隻能單做一台單獨的機體來使用。”

“是的,姐姐大人。”

“也就是說,即使GUNBUSTER真的有壓倒性的實力,也頂多隻是能夠擊敗眼前的敵人,而且這種最佳戰果還是建立在敵人肯正麵與我方交戰的情況下。”

解釋到這裏的時候,高屋典子其實就已經明白姐姐大人想要說什麼了。

假設輪回者團隊的幾個家夥有在旁聽的話,他們定然會驚訝地發現,天野霞根本是提前預測出了原著中GUNBUSTER初戰後半段的最尷尬場景——

因為原著中那台機體不但無法進行亞光速作戰,更是連活動時間都隻能維持十分鍾左右。在己方戰艦隻剩Exelion一艘的情況下,不但宇宙怪獸的主要戰力逃得遠遠地避其鋒芒,就連被鎖定為敵方頭目的那隻巡洋艦級,也明顯是采取了遊鬥戰術,使得GUNBUSTER中遠距離武器不夠力(或者高屋典子不擅使用)的情況下,剛登場沒兩分鍾便徹底陷入苦戰。

而那其實還算是所有預期中的最佳狀況,因為敵人隻要稍微引誘便會中圈套直衝過來,而且隻是那一頭巡洋艦級被幹掉後,其他宇宙怪獸居然也就不繼續追擊了。

當然嘍,對方不繼續追擊的理由,是在沒多久後便集結重兵發動了太陽係絕對防禦作戰。從幾十頭巡洋艦級宇宙怪獸的規模,毫無征兆地瘋狂提升至數以億計——所以如果輪回者團隊不打算消耗自己太多實力,順勢而為參照原著流程的話,還是要把GUNBUSTER拖到最後出場。不過把自己的未來賭在對方是否持續犯傻上的話,貌似也有點太輕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