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戰場 第三十六章 苦戰開始(1 / 3)

如果以原著劇情來衡量,當整個Exelion艦隊FOLD完畢隨即初步WARP成功,順利潛入亞空間後,宇宙怪獸明顯比“正常狀況”足足多出起碼一半的時間,才對人類一方發起了第一次攻擊。

而且,這次攻擊除了引發Exelion艦隊遇襲警報外,根本沒有收到任何實際戰果。

為什麼呢?原因相當簡單,之前那單程(次)FOLD裝置之所以要加上相對於輪回者團隊也頗為珍貴的FOLD水晶,就是為了專門將所有安裝了相關裝置的戰艦超空間數據全部記錄下來,並且通過那些理論上已經廢棄的鏈路進行空間折疊式模擬。

這種欺騙手段本身也是一次性的,凡是參與實驗的宇宙怪獸早就被徹底滅口了。而這個亞空間實驗到底還是由遙遠的DG自己單獨主導的,還貨真價實地最近才剛剛取得階段性突破,如果不是榮格與DG爭分奪秒盡心相應研究的話,沒準都來不及趕上今次戰鬥也說不定。

但正因為輪回者團隊一直隱忍至今,恨不得連羅傑都蒙在鼓裏,所以才取得了近乎完勝的實績——宇宙怪獸第一批光彈攻擊徹底走空,少數兵隊級進行的物理衝撞,也毫無疑問地失去了目標所在。

可惜由於後者在宇宙怪獸戰法中的必定存在,使得敵方很快便尋找到了艦隊的真正位置。剩下的不用說,第二波攻擊旋踵而至。

這一次雖然是全數命中,但Exelion艦隊的損失依然小得可憐。

理由,依然是那個“一次性”的FOLD裝置。

對MF位麵稍微了解點的人都知道,一頭成年VAJRA體內的FOLD水晶可能頂多是手指大小——這種時候不會有人問是人類手指還是天頂星人手指吧?——但是這種尺寸的FOLD水晶已經足夠支撐該VAJRA的粒子炮加護盾,至於單體FOLD那根本就不用提……

所以,在Exelion艦隊每艘戰艦上安裝的“一次性FOLD裝置”的真麵目中,明顯還包括了足夠支撐一次馬可螺絲加農的偏移護盾。當然,效果也是一次性的,但就這兩輪攻擊都能平安撐過去的實效,基本上也就宣告了宇宙怪獸偷襲行動的徹底破產,

當然,這同時也代表著LEAF-64星域決戰的正式上演。

盡管這場大戰的實際坐標,根本是在太陽係的附近。

沒辦法啊,雖然在輪回者團隊那邊其實也是秉承著“盡可能不暴露地球坐標”這一初始目的的,但原著裏是整個艦隊在失控狀態下被轟出亞空間,現下則是由FOLD裝置生扛兩輪攻擊後,按照原本行駛路線已然到了目標附近。

如果有可能的話,田代提督原本是打算在亞空間裏繼續負隅頑抗的。可惜運氣不可能始終站在人類一邊,輪回者們對任務位麵的幫助或者改變也終究有限。

幾乎是在田代提督下令全軍死也要死在亞空間的同時,某個突發狀況終於徹底改變了戰場局勢。

雖然沒有榮格或者輪回者團隊的搗亂,但亞空間的各種不明特性還是相當於直接封禁了所有常規偵測預警手段。在田代提督的命令之下,Exelion艦隊的每艘戰艦都炮門全開,毫無節製地向著四麵八方開炮。如果不是榮格這邊一早就利用DG分身之間的感應,做了個簡單的敵我識別裝置的話,難以計數的大規模主炮自傷事件十有九成九會直接出現在大家眼前。

可惜的是,榮格那邊相當鬱悶地發現,不僅僅是自傷案例完全沒有,就連原本作為目標的宇宙怪獸也同樣沒有被命中多少。別的不說,隻要看看亞空間裏敵人的數量便……

等等?!

敵人的數量?

為什麼僅僅是出現在榮格眼前的,明顯屬於亞空間宇宙怪獸(同樣也是整個LEAF-64星係)的個體數值就已經遠遠超出了原著中的上限。

而且,或許來自其他星係的宇宙怪獸援軍也已經隨之加入了進來,以至於現在光是被聞訊驚動的羅傑“肉眼能夠看到的”敵軍數量就已經超出預計數倍之多。

而且,實際上還在繼續增加之中。

“僅僅是用看的就有這麼多,一支Exelion艦隊而已,至於對方這麼興師動眾地半路截殺麼?”

包括新入網的兩名位麵女主角在內,輪回者團隊的精神鏈接中比往日要熱鬧的多,不過現在這種兵臨城下的嚴峻情況裏,無論天野霞還是高屋典子都很識趣地沒有主動開口,倒是羅傑那邊今天顯得格外活躍,至少上麵這句就是由他親自從鼻子裏哼出來的。

表麵上看態度貌似與平時沒有任何區別,但榮格今天大概是被羅傑傳染到了,話裏帶的刺似乎格外多,而且如果再稍微深究一下“台詞細節”的話,這位輪回者團隊智囊的情緒上明顯也有不對勁的地方,“比起毀滅地球都要出動數億大軍來,現在這種負責追殺的小隊級別數量應該還算是在相當合理的範圍之內吧。可惜你是不是忘記了,我們可是正在呆在於一個各種物理公式失效的亞空間之中?”

“你是想說,我眼前看到的這些宇宙怪獸之中,有大部分都隻是作為純投影而存在的嘍?”

“現在可沒人肯把時間浪費在讚歎你的樂觀判斷上,但你真的沒有設想過可能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種事實麼?”

“難道宇宙怪獸們還想自行塞滿亞空間不成?”

“不知道該說你是樂觀好,還是故意逃避現實好……總之直接點說就是,在人類一方的角度,亞空間內是充滿各種未知變數的,但既然宇宙怪獸們能在亞空間裏如入無人之地,任意地向Exelion艦隊發動物理攻擊,那麼很明顯……”

“很明顯宇宙怪獸不是熟悉亞空間到了驚人的程度,就是他們原本就具備了更改物理公式的程度。”羅傑這邊貌似不打算渾水摸魚下去了,榮格的最後那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說出一半,便被他直接用相對正確的答案終結掉了。

這其實也沒啥稀罕的,畢竟武力側輪回者總要在戰鬥方麵有些特殊加成,比如戰鬥直覺以及戰鬥經驗等等。再說羅傑自打進入這個任務位麵以來就算再怎麼混日子,他好歹知道宇宙怪獸是他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敵人。那麼不管他在其他方麵是不是寧可改變劇情也要偷懶,唯獨在對宇宙怪獸特性研究這一點上,(十幾年來)從來都沒有荒廢過。

在這位不稱職教官的本初位麵裏,似乎有些阿宅們曾經討論總結過各種怪獸或者宇宙級敵人的真正戰力對比排序等等。這廝很後悔當初沒有參與過這個被他嗤之以鼻的活動——否則他可能很早就知道BETA的戰力以及特征了——但是通過其他人在其他地方不完全引用的,這個活動的最終評比結果看,飛躍巔峰裏的宇宙怪獸基本上是被公認為頂級難纏的敵人。

如果硬要說有什麼不幸之中萬幸的話,那就是這種東西可能在飛躍巔峰這個原生位麵裏,不具備時空穿梭或者因果律級別的能力。至於出了這個位麵還會不會有增幅,好比BETA采集的G元素能夠讓鑒純夏重啟N個平行世界這種,羅傑這邊堅決徹底地不想知道。

但就算他再怎麼逃避也好,宇宙怪獸在亞空間中的追擊也是原著之中直接描寫過的,可以算是鐵定會發生的事情。而且榮格和DG進行戰術探討的時候他也參與過,整個團隊裏從一開始便把“FOLD航法被對方學習並且掌握”納入到了先決條件之中,時間差計劃的真正目的是堂而皇之地給Exelion艦隊增加雙重防禦,好使得己方在不可能與敵人展開亞空間戰鬥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保存自己實力。

這種隻能用已知來對抗未知的感覺,令人相當地不爽。

“就當是提前把極短距離躍遷的方法傳授給宇宙怪獸吧,也算是為了任務位麵的劇情合理度做點貢獻。”

羅傑記得當初破罐子破摔的榮格是這麼下定結論的,敵人的強大一旦超出某種界限之後,輪回者團隊這邊不拆東牆補西牆又能怎樣?

幸好改變物理公式或者定律,還不等於改變常數。所以在這個以努力和毅力擺明了會補正成物理常數的位麵,隻要能夠與女主角們並肩作戰,大概還是會有一線生機(勝機)的吧?大概……

但不管怎麼說,即使是偶爾旁聽精神鏈接的主角二人組,都不相信宇宙怪獸的手段隻有目前所展示出的這點。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宇宙怪獸可以利用亞空間的獨特環境,全方位立體式甚至跨越時空地進行攻擊,Exelion艦隊這邊可以挨打的總共也就那麼點。

如果再把原著中除了旗艦還有若幹戰艦能夠幸存計算進去的話,就算敵人增加了亞空間攻擊的數量及手段,Exelion艦隊這邊也有著FOLD水晶徹底消耗而帶來的兩重防護措施。不管怎麼看,戰況也不可能比原著差。所以大家需要真正麵臨的問題是,待會回到正常宇宙空間後的戰鬥該怎麼打。

至少當時即使是相對最為謹慎的榮格,也是這麼想的。

結果麼,瞬息萬變的戰場狀況很快便嘲弄了輪回者團隊一把——

田代提督死守亞空間,甚至以身為餌調離宇宙怪獸主力的命令並沒有撤銷。但就在各艦剛做好玉碎的最壞準備時,所有之前明明在亞空間無法使用的偵測係統上卻全部出現了宇宙怪獸的識別信號。

這個變化,跟輪回者團隊完全無關。

(雖然榮格多年來一直著力於嚐試將亞空間偵查手段發展起來,但研究成果實在很難拿的出手,就連DG那邊的無數次實驗也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原因不用說,起碼要有被拿來練手的宇宙怪獸,而且最好是巡洋艦級且數量足夠——這不管怎麼看都是行星級的敵人,同位階下還要追求全麵控場,最後還得殺宇宙怪獸滅口的話,似乎真的有點難哦。)

而且接下來所有Exelion艦隊方的指揮者們都發現,自己戰艦所身處的亞空間正在逐漸改變,或者說以近乎湧入的方式在增加著真實空間的各種信息要素。或者說,即使各艦的動力係統保持完好,WARP引擎依舊在滿功率運轉,但整支艦隊還是被敵方硬生生挖出了亞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