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五)逐一省親(3 / 3)

山,

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

離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猶酣。

山,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墜,

賴以拄其間。

這首詞是毛主席於1934——1935年間,在紅軍長征途中湘貴一帶寫的。借山寫人,高度讚揚紅軍戰士堅強的革命鬥誌,豪邁的氣魄和履險如夷的大無畏的革命氣概,抒發了詩人虛懷若穀的革命樂觀主義的情懷。”“說得好,到底是大學生。”老萬表揚了女兒。女兒又說:“我們經常組織學生搞詩會,搞詩賽,有既成的,還有既興的,沒這兩下子還能上講台呀!”“行,萬家無孬種,我還忘了你是教書的。那好,現在就請你們三個每人和一闋。”思考了良久,有人開腔了,小菊詠上:

山,

直起腰杆頭頂天。

忽俯首,

白雲繞腰間。

管天俤接上了,誦曰:

山,

改扮換裝它領先。

隻須臾,

舊貌換新顏。

“詞兒都說完了,我還能說啥呢?”萬輝撓撓頭皮也和起來:

山,

朝霞竟映層林染。

眺遠方,

前景美無限。

“好,太好了。”大家都鼓起掌來。楊桂香讚美地說:“這三首都詠得好,有誇張,有擬人,有意境,有創意,有抒情,有氣魄,具有現實性。”小寶也來了詩性:

山,

起起伏伏肩挨肩。

仰首望,

唯它頂著天。

大人們的詩性引發了小孩的興趣,小傑說:“我背一首詩,也是寫山的,行嗎?”“行。”鼓起了激勵的掌聲。小傑搖頭晃腦地念起來: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咦,我們小傑真是大姑娘挎褲------”小寶話還沒說完就被老萬喊停了:“打住,對小孩要注意文明,你是說他不簡單是吧?可以換一個侃法呀,比方說‘抱母雞臥空窩---不簡單(不見蛋)’或‘千斤塊石壘寨牆---不簡單’一旦覺察自己言語有誤,就要腦筋急轉彎,隨便拈來應付過去。。”老萬又在教徒弟。轉身問小傑:“這是誰的詩呀?”“唐朝杜牧的《山行》”“你怎麼知道的呀?”“我們老師教的,我還會背好多呢。”老萬興奮地把小傑舉起來,嘴裏念著:“好樣的,真是爺爺的好種!”忽然覺得屁股挨了一巴掌,回頭一看,是景秀的:“嘴總沒有把門的,剛說了小寶,一會自己又犯了。”第二巴掌剛要挨著,老萬靈機一動,身子猛扭一下,“哎喲,腰扭了。”景秀忙收回巴掌,正要去摸他的腰,小菊嗤地一聲:“娘,你上當了。”景秀明白了,又攢起拳頭,高高舉起,卻輕輕落下,“狠狠地”給了他一拳。再看老管,一手指點著老萬,一手捂著嘴笑,同時用眼睛偷瞟著老鄧夫婦。楊桂香卻捧腹大笑,笑得前俯後仰。笑一陣,沒勁了,仰起頭“哎呀,我的媽呀!好整人。”這場麵既尷尬又風趣。老萬腦筋急轉彎了,趕忙說:“不,說掉了一個字,應該是‘是爺爺種的種。”老管趁勢而上,問:“第一個‘種’是第幾聲?”“倆‘種’都是第三聲。”這回老萬可是小心,沒有答錯。這場景,這時候,大家都成文人墨客了,又成小醜兒了。

小寶還介紹,在山的東麵有一個又寬又深的山洞,傳說古時候,北方的少數民族南襲的部隊來到這裏,放哨的人一傳信息,全村的人都攜老帶少上到寨上鑽進洞裏,男人輪流值班手持箭和矛沿寨防守。據說後來倭寇也來侵犯過,那時候,已有罐子炮在寨上防守。再後來說是被土匪占據,占山為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別看這山寨,可是天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山洞裏有很大一股泉水,清甜透徹,冬暖夏涼。那麼多的人都用不完的水。可後來慢慢地水量減少,近些年,幾近幹枯。“我們可以去看下嗎?”小傑問。“去不了,一、太遠,得繞半圈山。二、上去的路已是荊棘遍布,無路可進。下一步,這個洞就要作為重點開發項目。”

該下山了,大家邊走邊看,沿途有不少施工人員正在施工。有砌踏步的,有建亭子的,有建廟堂的,還有做索道的,山腳下有挖土機、鏟土機正在工作。小寶拉著小傑邊走邊說:“這寨裏發生過許許多多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故事,出了很多英雄呢。”“那你給我講一個。”“留著回去你爺爺講,他的故事多著呢,他講出來忒好聽。”“那這寨牆能擋住敵人嗎?人家幾炮不就轟了?你看電視上的大炮多厲害啊!”“古時候沒有炮,連槍都沒有,隻有大刀和長矛,寨裏麵有箭,敵人是攻不上去的。”小寶解釋著。“山上修廟幹什麼?”小傑又問。“供神仙啦。”“什麼神仙?”“就是古時候那些抗敵保家為民的英雄,為人民獻出了生命。為了紀念他們,就給他們建座廟,把他們的像塑出來,再把它們的生平事跡寫出來,作為神仙供在廟裏,人們常常來燒香祭拜,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懷念。”小寶解釋。“那供在家裏不行嗎?非要供在山上呢?”“因為一、故事發生在山上,二、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供在山上好顯出山的靈氣,來朝拜求福的人就會多,旅遊就會旺盛。”

下午,到老萬的老房子裏看了看,大家都一陣心酸。萬輝問:“以後的日子好些了,房子怎麼還是老樣子?”“要知道孩子們,原來的家被折騰得空徒四壁,後來雖然日子好過多了,但沒有一點家底,加上你們上學。你們是沒有享受到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待遇,全是自費,從小學到大學,得多少錢?哪來的精力去換房啊!也好,現在成文物了,萬家祖墳上的煙又要冒大了!也許是你爺奶在顯靈。”關景秀作了解釋。然後又對小寶交代了一些事情,告訴他以後搬家,哪些東西要,哪些不要,除了必要的,其餘的都送給小寶,由小寶自行處理。鄧萬金對小寶說:“我回去給你先打十萬,你全權負責房屋的裝修和刻碑,不夠,再打電話告訴,多餘是你的辛勞費,另外還付感謝費。等我們都老了,小孩都大了,我們幾個老家夥說不定要回來頤養天年呢。到那時,天天聽我們小寶講故事,打快板。說不定等基地全部建設好,纜車開通,我們還會回來多住幾天,好好領略家鄉的新風貌,坐上纜車上到山頂,好好摸摸湛藍的天。”

晚上依然是小寶安排食宿,當晚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