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手,也就是武術中兩方交手的意思,張雨婷清楚中級體質下
傳統武術的底子根本比不過他們,自己年齡小,學得的時間短,很正常,來這裏本就是為了打好基礎。”張雨婷一邊想,一邊把心態放輕鬆。
俞成霖交待了兩句,與張雨婷搭手,張雨婷施展的是東南省的七大拳種之一的五祖拳(蔡玉鳴所創,由鶴拳、猴拳、羅漢拳、達尊拳和太祖拳彙編而成的一個新拳種),特點是貼身短打,兩臂如扇,排山倒海,習練五祖拳大成者一般都具有硬功,比如鐵臂功、鐵掌、鐵布衫之類的,不過張雨婷練習時間短,用的是中級體質,效果沒達到那樣的程度。俞成霖用的是長拳技法(綜合了查、華、炮、洪、彈腿、少林等拳種,建國後彙編而成),兩人走的都是剛猛的路子,硬碰硬,不到一分鍾,張雨婷就被他叉步亮掌側踹腿給擊倒。
昨天張雨婷一招就輸給齊世遠,是她當時以為背後的人也是小混混之一,輕敵與沒防備之下吃了個虧。而今天不同,全神對陣,甚至連寸勁都用上,還撐不過一分鍾,估計隻有最強體質一百多招後能贏,體校的武術教練與民間一般的傳武者不同,具有實戰經驗。
幾位教練對張雨婷的表現都感到滿意,認為這個孩子確實功底紮實,基礎比現有的隊員要好,是個可造之材,唯獨齊世遠不和諧道:“張雨婷的力量與速度都沒有發揮出來,這不是她真實的水平。“
拽著張雨婷的手,齊世遠生氣道:“張雨婷,你就這樣應付我們?如果是正式比賽,這屬於打假拳!你知道後果嗎?“
張雨婷當然不知道打假拳有什麼後果,她又沒有當過運動員,裝著無辜道:“齊老師,對不起,我正常的水平就那樣,昨天那個屬於特例,隻有特別生氣或悲傷時才會發揮出身體的潛能。“
昨天把齊世遠打傷後,張雨婷就決定以後不再輕易動用最強體質,中級體質鍛練同樣可以提高最強體質,而且不會誇張到超出人們心理承受的底線。不過原體質為什麼不會增強她搞不明白,不管怎麼鍛練,原體質是一直停留在普通女孩的層麵上。有弊就有利,日常生活中她用的時間最長的還是原體質,這樣可以讓她與常人一樣,擁有一層保護色。
齊世遠很不滿意,瞪著她亮晶晶的眼睛,平靜地看不到一絲漣漪,猜不透她話語的真假,歎氣道:“習武先修德,要成為武術大家,首先得學會做人,誠實正直,尊重別人,恪守公正品格。你的身體素質很高,人也聰明,我不希望你因為聰明誤入歧途。”
張雨婷低著頭,虛心接愛教誨,道:“齊老師,您說的話我會牢記於心,身體力行,如果是正式比賽,我一定會努力地發揮自己最高水平,不給您丟人。”
這句話她有所保留,其實她說的是中級體質的最高水平,身體素質比別人好,有了器材與正規的鍛練場所,突破起來很容易,她相信用不多長時間,成績就可以在國內甚至國際名列前茅。
俞成霖過來道:“張雨婷,老齊說的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你的基礎不錯,再有正確的心態,以後的成就將遠遠超過我們。”
“你可以挑選擅長的拳種或器械的套路練習,最後決定適合哪一種套路,除此之外,不擅長的拳種或器械可以挑選著輔助練習。
“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麼?”張雨婷心裏想,她覺得民間的傳統武術沒落是必然的,除了訓練條件跟不上,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固步自封、不能與時俱進,現代的武術競賽套路基本上是建國後由國體委組織的許多武術家、教練、優秀運動員等群體研究彙編而成的新式套路,無論是在表演還是實用上,已經與民間的傳武套路有所區別,這一點就是進步。
過去有南拳北腿之分,張雨婷依據前世模糊的記憶,認為除了戳腳翻子拳、譚腿等極少數的幾個拳種套路主腿法外,無論北方還是南方,大多數拳種都是主手法,少腿法的,即便這些拳種能實戰,上了擂台與拳腳摔並重的現代博擊比試,很明顯比不過。早在八十多年前的國內武術界“千年一會”已經得到了證明。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燕京搞散手試點,民間傳武者看不起散打,認為不是武術,第一次自願參賽者就有上百人,八卦,心意,太極、大成,通背等拳種都有,還沒兩天,到半決賽時,都隻剩練散手的了,一些傳武者不服氣,說不戴拳套,換人比試,組織者同意,改成少體校的隊員與他們比,交待那些隊員們不能用重拳,不能用砸頭的摔法,即使這樣限製,傳武的練習者腦袋上還是腫著包離開,那兩年間傳武參賽的人很多,到後來明知道比不過,就再也沒人來。
記得後世電影《葉問》中主角有一句台詞,“不是南北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被很多人引申,以為拳無好壞,人有差別。原台詞的真正涵義是什麼,張雨婷不清楚,可“拳無好壞,人有差別”這句話一半是錯誤的,同樣資質的人,練習民間傳武套路三年與練習現代博擊三年試試,效果絕對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