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病房裏有人出院,也有人新進來,有時候鄰床患者的親屬們也與媽媽聊天,談的都是撫育嬰幼兒的話題。每當這時,趙惠琴的臉上都會洋溢起開心的笑容,興致勃勃的搭話。張雨婷的爸爸因為工作,白天基本沒在醫院,晚上也會過來。
爸媽兩人晚上是輪流睡在這一間病房裏,照看自己。這幾天也見到了張雨婷的哥哥—張雨涵,也就是前世的“自己”,這一世卻成了另一個人了。是爸爸帶來醫院的。小雨涵也才兩歲多,柔軟的小手撫摸著自己的臉,一邊嘟囔著說:小妹,小妹,快快好,騎竹馬,穿花襖,快快跑。。。
張雨涵—這一世的張雨婷(以後都正式叫張雨婷吧,不然這一世的人物名稱都混亂了),說不出話來,心裏隻覺得特別扭,自己被“自己”逗弄,還是這麼一個小不點。真是哭笑不得。
又過了一天。早晨時分,張雨婷感覺呼吸清爽自如,身體也沒有什麼不適。爸媽已替她辦了出院手續。今天聽說爸爸是請了假,特意過來與媽媽一起接自己回家的。
躺在媽媽的懷裏,瞧著媽媽身邊的爸爸慈愛地望著自己,張雨婷心中升起了久違的幸福感。
穿過醫院灰白相間的走廊,走下條石台階,一抹陽光暖暖的照射到了張雨婷的臉上。十月中旬,南方小城早晨8點的多的陽光微熏,溫暖,並不炎熱。張雨婷隻是覺得光線有些刺眼,畢竟這個身體有好些日子沒見著陽光了。微閉眼睛適應會兒,再睜開,感覺好多了。
蔚藍色的天空中飄浮著幾朵白雲,遠遠地望去,像靜趴著休憩的動物。不由得令她生出人生如夢幻,白雲蒼狗,彈指一揮間,幾十年眨眼間便過去的感慨。
上一世自己很失敗。為了工作,對親人的關心太少,以為物質和金錢就可以滿足一切,結果犯了個大錯。既然重新來過,這一世,決不能重蹈覆轍。
張雨婷知道自己現在才九個月多,連正確的發音說話都難,前幾天她在醫院就試過了,除了能簡單含糊發聲:媽,爸外。其它的文字說出來都是吚吚呀呀,連自己都聽不懂,何況別人。自己還需好好練習才是。
畢竟嬰兒的身體有她自然生長的過程,聲帶牙齒什麼的也需要生長,不會因為自己是重生的就能改變人體進化的規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通過努力讓她可以提前一些。
走出醫院的大門,小鎮的街上人來過往,耳邊傳來了各種嘈雜的聲音,與醫院的安靜完全不同。但張雨婷很快適應了,新奇的瞪著小眼睛,轉動著小腦袋張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街上的行人衣著都很單調,不管男女老少,大多數人不是灰色的的長衣長褲,就是草綠色的長衣長褲,或者白色的汗衫配長褲,反正就是一溜兒的長褲。雖然是夏天,卻幾乎見不到裙子和短褲,當然也有一些人穿著那有一條條豎紋或斜紋或格子的白色襯衣,好像那是的確良吧?然後搭配的又是一條長褲。
至於鞋子,有解放鞋,布鞋,拖鞋(沒有一字拖),涼鞋、雨靴(可能是剛從水田或水塘裏上來的吧,靴上還能見到泥漿)、木頭鞋,偶爾還能見到草鞋(用稻稈編織的,三十多年沒見到了,這個算不算物質文化遺產),沒見到高跟鞋和皮鞋(畢竟這裏隻是個農村小鎮),更不用說旅遊鞋,運動鞋之類的了。
除了穿鞋的,還有不少人赤腳哦,就是什麼鞋都沒穿,在街上走來走去。據前世的張雨涵所知,赤腳在這個年代很正常,似乎不是因為窮得穿不起鞋。而是為了幹農活方便,而且涼快。張雨涵五六歲時還能見著不少赤腳的,他自己就曾與小夥伴們赤腳上街玩過。
經常赤著腳上山下田,腳板比較厚,也不會那麼容易被劃傷。人家赤腳徒步一走就可以走幾十公裏,很平常的了。
街上行人的單調的衣著,不修飾的妝容、純樸的頭發,還有街麵兩邊那一座座夯土房與木板房,連綿而立,不少房子的牆上還有大大的粉刷標語呢。
一切的一切,落在張雨婷的眼裏,那是特別的新奇啊,有多少年沒見著了?前世那時自己還太小,基本沒能在記憶裏落下什麼印像。現在卻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去仔細瞧,真的比看電影還真實,還要震憾。當然,要是現在有一台單反,能夠全拍下來就更完美了。
張雨婷一路的瞧,一路小嘴咿咿呀呀個不停,惹得爸爸都好奇地湊過來,笑著捏了一下她的小臉蛋。見懷中的小雨婷咧著小嘴,似乎笑得很開心,小身子還動來動去。媽媽也樂了,兩隻手抱著換了一個位置,讓她瞧得更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