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孕媽媽最理想的營養“法寶”
牛奶除不含膳食纖維外,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能夠有效地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牛奶中所含的維生素K、維生素A,不僅有利於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保證精子正常的濃度和活力,而且有助於胎盤免受損害,早期發育正常;牛奶中所含的維生素E,可增強卵巢的功能,防止習慣性流產;牛奶中所含的葉酸,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發育畸形和腦脊柱裂,避免神經管畸形兒、無腦畸形兒和腦脊柱裂畸形兒出生。
酸奶——更易吸收的維生素C飲品
酸奶是用鮮牛奶經乳酸菌發酵製成的。酸奶的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維生素C,因此,酸奶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
酸奶能提高食欲,促進消化。常飲用酸奶可降低血清的膽固醇含量,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率。
雞蛋——天然“營養庫”
雞蛋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維生素、鐵、鈣、鉀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七大營養素幾乎完全能被孕媽媽身體所利用,尤其是蛋黃中被稱為“記憶素”的膽堿,對胎兒的大腦發育非常有益,還能使孕媽媽保持良好的記憶力。
雞蛋的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髒組織損傷有修複作用。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係統和身體發育有利,可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促進肝細胞再生;雞蛋具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是孕媽媽的理想食品。
玉米——粗糧中的“營養皇後”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所含的植物纖維素能加速毒物的排出,可防治便秘、腸炎等;所含的維生素E可以降低膽固醇、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小米——止吐、開胃、滋補樣樣行
小米有清熱解渴、健胃安眠等功效,既可防治消化不良以及泛酸和嘔吐,又有滋陰養血的功能,可調養產婦虛弱的體質,有助於產婦恢複體力。
豆漿——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植物奶”
豆漿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在歐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譽。我國營養學家推薦鮮豆漿為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豆漿有抗癌、增強免疫力等功效,特別適合女性飲用。豆漿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3以及鐵、鈣等礦物質,尤其是所含的鈣,比其他任何乳類都高,非常適合孕媽媽飲用。孕媽媽經常喝豆漿,可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防治缺鐵性貧血,還可使孕媽媽皮膚白皙潤澤。食用時,先用大火煮沸騰後,改以小火熬煮5分鍾左右,徹底煮熟煮透,這樣飲用有助於吸收,而且味道鮮香。
板栗——孕媽媽補充葉酸的好選擇
板栗又稱楓栗、栗子、栗果,它與紅棗、番茄一起被稱為“三大木本糧食”。板栗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氨基酸。蛋白質含量與麵粉近似,比甘薯多1倍;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麵粉、大米高1.5倍;含糖量高,因此,孕期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板栗還含有豐富的脂肪。脂質是腦及神經係統的主要成分,若缺乏脂肪,會推遲腦細胞的分裂,不利於胎兒智力的發育。板栗中還含有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維生素E等。尤其是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胡蘿卜素以及葉酸的含量,比一般堅果都要高。這些營養素能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預防胎兒發育不良。葉酸參與血細胞的生成,促進胎兒神經係統的發育。維生素E可預防流產、早產,增強生殖功能,還可以幫助孕媽媽預防妊娠紋的出現。
豐富的鉀含量有助於平衡身體內的鈉,幫助身體代謝多餘水分,消除水腫,對孕媽媽出現的水腫症狀有一定的幫助。
板栗中含有的多種微量元素,能緩和情緒,抑製疼痛,對於孕媽媽經常性的情緒不穩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也能幫助孕媽媽緩解反胃症狀。栗子還有治療腰腿軟弱無力、尿頻以及因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等作用。一次吃炒板栗二三十枚可止腹瀉。栗肉煮粥,常服可補中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