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個人,像那位羅輯先生一樣,自己去承擔一切,去承受所有的責任和痛苦----那他早晚都會發現,自己的精神強度和意誌力都難以承受,會被壓垮。而在他做了很多努力之後,這種努力往往還得不到回報。”
“這是誰?”布魯托問道。
“一部裏的人物,一個試圖靠自己的力量來拯救世界的人。”王洛說道。“總之,在那部裏,他拯救了世界,而在之後,他沒有得到眾人的感激----在我看來他是活該。”
“好吧,隨便了。”布魯托說道。
“並非是人群天生不懂感恩--隻要讓人們也去多少努力一下,他們基本就會理解英雄的重擔是何等辛苦、何等不易了。但是,如果隻有少數人努力,而無需他們付出代價---抹殺他們的‘參與感’。那麼,他們的本能,就會讓他們不由自主的趨向於認為:英雄的努力很簡單,所有人都能做到。”
“因為,這樣想,他們就不需要欠英雄的人情了,就沒有負擔了、輕鬆了。而甚至還有一批人,會利用人群的這種感覺,做出進一步的行動----去蔑視那些努力的人、開始試圖從‘被拯救’的行為中獲益,乃至於想要毀掉這次拯救行動本身。”
“這就是人,所謂‘複雜的不穩定性綜合體’。戰天鬥地、奮鬥不息的是他們,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也是他們;餓死也不肯偷一塊掛在梁上的肉的是他們,為了一點兒小錢就攔路搶劫的也是他們---實際上,他們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知識外界的條件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讓他們采取那些行動的理由和原因。”
“所謂的‘升米恩,鬥米仇’。一群人,遭受了打擊,看起來很可憐,並不代表他們遭遇拯救後就會感激拯救他們的人---如果處理不好,他們完全可能會把來拯救他們的人當作美味的食物,將其吞噬殆盡。”
“我不會容許自己落到那種地步。讓所有人都付出,共同努力的方式---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成功率可能也不是最高的,但卻是最可行的。因為,那種做法,能在最大程度上凝聚整個群體,化解內部的矛盾,發揮出它的全部潛力。”
“這樣嗎?”聽完這番長篇大論之後,布魯托沉吟起來。“而且,你也不是那種發現別人遭遇不幸,就會不顧一切的去拯救對方的人。”
它這樣說著時,黑暗中亮起一道白光來,一具骷髏的麵龐和身影在那裏若隱若現。
接著,布魯托先生又開口了。
“那樣的話,完全拋棄他們,任由他們去死,不是更輕鬆的選擇嗎?”
這次,它的語調裏多出了幾分危險的意味。袁森頓時覺得有些奇怪,這是什麼意思?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