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第十九堂課 更年期的完美轉身(2)(1 / 2)

1.飲食控製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但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控製飲食要與控製體重結合,所以總熱量攝入不能超過需要量。根據病情、體重、工作性質,將每日主食控製在250克至450克,減少脂肪攝入,適當進食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如魚、瘦肉、牛肉幹及豆製品等。

(2)適當限製進食含糖份的食物,少吃含脂肪及膽固醇多的食物,以植物油代動物油,蔬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可多吃。

(3)根據自己平時膳食的習慣及喜好,製定自己的食譜,盡量做到多樣化,避免單調無味。

(4)病人自己應當學會檢測尿糖方法,並根據檢測尿糖結果來調節自己的膳食,同時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血糖,判斷自己控製飲食是否合理,爭取醫生進一步指導。

2.運動療法治療糖尿病越來越受重視。

通過運動可以促進代謝物質的轉運、激素分泌調節及生化和組織化學的變化。運動會促進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使過高的血糖下降。此外,運動還能增強抗病能力,防止感染,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減輕和推遲動脈硬化。但運動不要在胰島素分泌高峰時間和饑餓時進行,以防止低血糖發生。此外,運動要注意適度,以運動後不感疲勞為宜,逐漸增加運動量,並持之有恒。

3.藥物治療糖尿病是不可缺少的方法。

由於更年期糖尿病多屬非胰島素依賴型,病情較輕,所以一些口服降血糖藥物都有很好的療效,如磺脲類藥有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優降糖;雙胍類藥有降糖靈及降糖片等。對於病情較重者,胰島素仍是主要的治療藥物,必須遵照醫生的意見時間用藥。藥物治療糖尿病如出現低血糖,應到醫院進一步就診治療。

三、更年期女人更易患心髒病

女性未進入更年期之前,體內的荷爾蒙具有保護心髒的功能,因此女性患上心髒病的危險比男性來得低。但是,在進入更年期之後,女性患上心髒病的可能性就明顯增大了。更年期以後的女性,一旦得了心髒病,手術失敗率、並發症發生率、死亡率都較高。所以女性朋友們,別再對你的“心”漠不關心了。

那麼,更年期女性易患心髒病的原因何在?

1.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隨著卵巢功能的衰退和消失,體內雌激素分泌日漸減少,引起體內發生一係列的生理病理變化:脂肪代謝發生紊亂,體重增加,膽固醇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黏著力和聚集力增強。因此,冠狀動脈容易發生血栓形成而造成心肌梗死。

2.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出現睡眠障礙、易激動、心煩、多汗、心率加快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以直接影響心腦血管舒張、收縮功能的調節,這種血管調節功能的紊亂,使心髒血管在某些情況下失去調節作用發生痙攣而易於阻塞。

3.更年期婦女的情緒變化非常大。許多婦女進入更年期後,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定,愛生氣,易發怒。這些不良情緒也是心髒病發病的誘因之一。

4.更年期婦女普遍對患心髒病的認識不足。多數人認為冠心病發生於絕經期後,故對於正處於更年期的婦女患心髒病的警惕性不高,加之更年期可以出現多種生理功能紊亂的表現,如發作性心慌、出汗等,而這些表現與器質性心髒病的表現容易混淆。

四、更年期警惕“更年心”

“更年心”是婦女絕經後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少,內分泌係統失衡所引起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導致的一係列症狀。其最突出的症狀表現在心血管方麵,例如心慌、心悸、胸痛、顏麵潮紅、多汗、手腳心發熱、頭疼、眩暈、血壓波動、心律不齊(間歇脈)等。而且其主觀感覺較多,故往往反複求醫,但檢查又無特殊發現。再加上患者不但症狀多而且發生也快,比如心慌、胸悶、眩暈,說犯就犯,好像裝病一樣,天長日久,容易引起同事和家人反感,故常使患者處於既不被人們理解,又沒有得到恰當治療的痛苦境地。不少人要熬上10年甚至20年(更年心可存在於整個絕經前期、絕經期及絕期後期),待分泌係統趨於穩定,身體才得以自然康複。

在被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中大約有50%的實質上患的是更年心。現代女性由於參與社會活動多而導致心理變化大、性激素水平相對較高且持續年齡段較長,一旦卵巢功能減退,性激素分泌減少,機體便難以適應。

對於更年心的治療,患者本人首先應了解和掌握更年心的知識,不要有憂鬱情緒,其次要抓住卵巢功能減退、內分泌失調、性激素水平下降這一本質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關鍵,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用雌激素做周期治療並輔以中藥養心安神。經此治療,更年心不難治愈。

五、更年期的睡眠障礙

更年期女性極易產生睡眠障礙。可表現為不能入睡;或入睡極易驚醒而不能再度入睡;或多夢,重者徹夜不眠,服安眠藥仍不能奏效。由於失眠患者往往感到疲勞和焦慮,焦慮又可以加重失眠的程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