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貫徹執行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依照上級指令按質按量按時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對於廣大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上級的決策部署、決定決議、指示意見、規劃方案等,從而實現戰略目標和任務的能力,是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貫徹執行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的速度和程度。
第一節做好貫徹執行才能落實好戰略決策
拿破侖說過,“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對於企業或機關來說,拿出好的戰略決策,不能算最成功的舉動,它是前進或成功的第一步。隻有將這些決策執行好、落實好,使它發揮一定的作用,才算是前進或者成功。正如有人所說的,“給予加上給予的方法才等於給予”。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夠以正確的方法來實現“給予”的話,就不算是真正的“給予”。而企業或機關的戰略決策也是同理,如果不能夠執行好“策略”的話,它就不算是真正的“策略”。
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執行力的競爭。那些受億萬人注目的大企業能如此成功,最關鍵的,並不是他們的領導能夠提出如何好的創意,而是,他們能夠將合理的策略執行到位、落實到位。正如沃爾瑪總裁羅伯森·沃爾頓所說的,“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CEO,或者希望將你企業的挑戰性目標變為現實,就必須依靠執行力”。如果企業的執行不力,再強大的戰略、再合理的規劃也都隻能是紙上談兵。
對於機關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機關的戰略決策都很全麵,可是就是不能有明顯的成績,主要原因還是執行不力。曾為山西省長治市市委書記的呂日周曾經有過很多關於領導工作的“數學公式”,其中一個就是“開會+不落實=0”。也就是說,領導們隻是開了會,得出了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決策理論,如果沒有落實好的話,還是等於零。呂日周擔任省市委書記期間,為了進一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曾帶領市政府的領導們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方案,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這些桌麵上的理論付諸了實踐,受到了市民的廣泛好評。
市領導們為了把長治建造成一個更綠色、更具有人情味的城市,建議將欄杆和圍牆都拆掉,也就是“拆牆透綠”。方案提出不久後,在呂日周的強力推動下,市委政府的大院“首當其衝”。有人對此不解或不同意,他就耐心地給對方解釋。他還找來記者拍照,讓全市的市民盯著他們拆。就這樣,一個讓普通市民望而生畏的大院就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公共遊園,市民們24小時都可以隨意進出或者散步。
對於這件事來說,呂日周的主要功勞並不是提出一個多麼出奇的好方案,而是,他能夠將這個好方案執行到位。不然,領導的執行力不強,再好的方案和策略也沒法顯示出自己的優點。
馬克思說過,“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執行不到位的話,綱領和策略就難以發揮它的作用。這樣,好的綱領和策略也就變成空話了。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貓和老鼠的寓言故事,講的就是執行不力,導致策略不能實現並發揮作用的道理。
在一座豪宅裏,到處都是新鮮的美食。有一窩老鼠生活在這裏,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後來,一隻貓的到來打破了它們原本幸福的生活,很多同胞命喪於貓口。於是,老鼠們坐在一起商討對策。其中有一隻老鼠建議,可以在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來的時候,大家就都會知道了。它的這個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但最後,這個意見卻沒有變成現實。因為當他們找來鈴鐺和繩子的時候,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可以去辦這件事的老鼠。
對於老鼠們來講,掛鈴鐺確實是一種對付貓的辦法。但是,執行不力,鈴鐺沒掛成,方案沒能夠落實。其結果就是,大家開了會,動了腦筋,也提了意見,但是現狀和以前根本沒什麼兩樣。
與此類似,企業和機關的很多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執行不力。所以,也就有了一種情況,就是很多企業的戰略相似,而發展情況卻大相徑庭。正如著名管理學家托馬斯·彼得所說的,“一個合格的戰略,如果沒有有效的執行,會導致整個戰略的失敗;有效的執行不僅可以保證一個適合的戰略成功,而且還可以挽救一個不合適的戰略,或者減少損失。”所以說,企業或機關的戰略決策再好,如果執行不力的話,也無法落實,也就無法帶來任何積極的作用。
第二節做好貫徹執行才能使工作流程正常運轉
一個企業或者機關的工作流程,對於整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流程的各個環節之間都有一定的聯係,它們相互製約,相互影響。所以,要想整體高效地運轉,各個環節就最好運轉正常。而要保證它們能夠正常運轉,就要保證流程的每一個細節都執行到位。也就是說,執行到位才能使各個環節的工作做到位,整體才能夠正常或者是高效地工作。相反,執行不力的話,可能就會通過影響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細節,而影響到整體的工作成績。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工作流程中的每一個小環節,如果執行不力的話,都有可能帶來比預期嚴重得多的後果。對於拿破侖由於一個鐵釘而葬送一個國家的故事,恐怕大家都深有感觸。那個鐵釘安裝得不到位,就是工作流程中小環節執行不到位的一種表現。那麼,它的結果,肯定比一般的情況,也就是大不了壞了之後再換一個鐵釘,要嚴重得多。況且,最要命的是,這種損失,往往沒有辦法彌補。就算給那匹馬全身都釘滿鐵釘,也是無濟於事。
而在企業或者機關中,這種“鐵釘”就相當於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現錯誤的環節,數不勝數。這樣的釘鐵釘的人,就相當於工作流程中容易執行不利的人,也不在少數。那麼,為什麼那麼多成功的企業或者領導,沒有被這樣的“鐵釘”拉下馬呢?並不是他們容易出錯的環節少,而是,他們容易出錯的人少。也就是說,在每一個環節,都盡量執行到位。
對於拿破侖來說,如果分配任務時,有更加嚴格的規定,或者是鐵釘的資源足夠充足,或者有一個人專門負責檢查那個鐵釘的安裝質量,或者是他有一匹備用的戰馬,等等。隻要有一個或者,讓這個環節被執行到位,就不會引起整個結局的改變。對於一個企業或者機關,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來做一個假設。某一個企業的工作流程中計劃,在某日的十二點整,各小組人員將完善後的資料打印後,送到統計人員處做統計。如果資料沒有更改,則免除這一步。某員工十一點四十七分時,整理好資料,準備去打印。四十八分時發現打印機忙。立等半分鍾後,得知對方打印完畢還需要兩分鍾,而自己打印需要一分鍾。所以,放棄了去其他樓層打印的想法,決定等。四十九分時,對方的打印快要結束時,打印機出了小故障。打印紙被卡住,在打印機被修理好的一分鍾內。這位員工抱著“三十六拜都拜了,不差一哆嗦”的心態,決定繼續等。十二點整,打印機恢複工作。十二點零二分,這位員工打印完資料,準備轉身離開時,匆忙間,踩到同事的鞋子。處理完這一“突發事件”,將資料送到位時,已經十二點零八分。在這八分鍾內,統計人員已經將統計好的資料上報。這位員工追到上級辦公室,領導已經按統計的結果,做出了相應的決定,而且沒法更改。最後,公司狠狠地虧了一筆。
所有的員工雖然不一定都這麼“倒黴”,統計人員和領導的速度也不一定都這麼快。但是,這位員工絕對不是最“倒黴”的,那位統計人員和領導的速度也絕對不是最快的。那麼,顯然,這種情況的出現,不能算作完全的偶然。
這位員工沒有按照計劃送資料到位,就是執行不到位的一種表現。如果他能夠將資料提前整理好,或者發現打印機忙或者出故障的時候,到其它的樓層打印,再或者統計人員能夠等十分鍾。隻要有一個或者,就可能出現與此截然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隻是一個小環節的執行不力,就導致了整個流程不能正常運轉。
如果要避免執行不力導致工作流程不能正常運轉的情況,首先就要使每個環節的員工明確自己的職責。並且在完成各自的任務的過程中,盡量做到落實到位。對於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來說,使員工明確自己的任務,相對比較容易。對於規模比較大的企業,能做到這一點,就困難一些。但越大的單位,執行的力度對整體流程的正常運轉越重要。領導在工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去增強屬下的執行力度。這樣,有利於各個環節的執行到位。
第三節做好貫徹執行才能抓住發展機遇
對於企業來說,當今市場競爭激烈,機遇成為很多企業發展的寶貴資源。但機遇總是稍縱即逝,致使很多企業的發展並不理想。通常,抓住機遇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企業自身的執行力。執行力強的話,企業本省就容易處於主動地位。這樣,在麵對機遇時,就有了更充足的準備,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到機遇的“垂青”。
對於機關來說,改革或者取得成績同樣也需要機遇。比如,與商業項目的談判,或者改革方案的實施等。如果本身執行不力的話,也容易處於被動地位,同樣會與機遇擦肩而過。
所以說,對於企業和機關領導來說,想抓住影響前進或者發展的機遇,執行力的提升也很重要。
曾經有一家實力很強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尋找合適的電信網絡公司合作。他們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莫斯科運營商,並受對方邀請,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通信展。這家供應商本身有著很先進的設備,為了得到莫斯科運營商的青睞,還專門為這次展覽做了大量的準備。但是,在進行商務展示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由於忽視了一個小細節,而導致展示出現了一個小漏洞。莫斯科運營商對此十分不滿,最後,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合作意見。
而與此同時,和這家供應商的狀況恰恰相反的是,另一家不怎麼知名的供應公司。這家公司規模比較小,實力相對較弱。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莫斯科運營商太多的重視,甚至在展會上,連最基礎的設施也沒有被提供。雖然條件欠缺、對手強大,但是該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展示中去。一一解決了很多困難,最後,展示取得圓滿成功。莫斯卡運營商對其十分信任,使其贏得了這個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