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雙飛點點頭,像是讚同野利仁榮的意思,說道:“他們分離後,就再也沒有相見。那女的神仙一直很想念伴侶,但法力越來越弱,她終於知道憑借自己的能力,多半無法找到另外的一半。可她的法力越來越弱,弱到她已很難再等下去的地步。因此她為了等待,封存了自己的法力,隻傳下了法寶,托付給她認為信得過的人去找她的伴侶。那法寶,能給所托之人一種能力,讓他可以與眾不同。她第一個找到的人,就叫做段思平!”
王安仁聽天書一樣的聽,若要品評,隻能說這更像是傳說。聽到段思平三個字的時候,失聲道:“大理國的開國君王……龍馬神槍段思平?”
驀地想到那金書血盟,想到那血盟上的歃血畫麵,記載的神槍、龍馬、神女和無麵佛像,這一切好像並不相關,但千絲萬縷已然成線。
燕雙飛沉默許久,才道:“是的,就是龍馬神槍段思平,你對他有印象嗎?”
王安仁不解燕雙飛為何有此一問,立即道:“我對他本來全無印象,不過後來去青唐時,唃廝囉曾給我看過金書血盟,我對他才略有了解。”
“是啊,你對他全無印象了。”燕雙飛輕聲道,她聲音中帶著輕微的惆悵和遺憾,但王安仁被故事吸引,並沒有留意燕雙飛的異樣,追問道:“後來呢?”
燕雙飛道:“段思平和那女的神仙定下世間最莊嚴古老的盟誓,神女幫助段思平得到江山,而段思平立誓為神女找到伴侶。結果是,段思平得到了江山,但他沒有實現諾言。”
野利仁榮詫異接道:“我也聽大理國史記載,段思平身上有很多不可思議之事,什麼天賜龍馬神槍,得神女指點,大霧過江,牛羊講什麼思平稱王一類,本以為是無稽之談,不想卻是真的。”
燕雙飛道:“這些事情大理史書有記載,倒非是渲染,而是段思平讓史官親自書下,懺悔未能實現諾言,也讓自己的子孫若逢不幸時,最好退位為僧躲避禍患。他也因此遭到誓言反噬,和宋太祖趙匡胤一樣英年早逝,子孫也沒有坐享他打下的江山,反倒被兄弟奪去。不但如此,他還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
王安仁不關心段思平的女人,想起一事,說道:“難道說,那神女找的第二個人是趙匡胤嗎?”
野利仁榮也是一震,詫異道:“這個,有可能嗎?”
燕雙飛沉默良久才道:“趙匡胤?哦,這件事……我倒不敢肯定。但聽說趙匡胤的確得到過神仙的指點,也和大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王安仁想起來一事,沉吟道:“玉斧劃江,蠻夷自服。當初趙家兄弟憑雙拳四棍打下趙家的四百軍州,趙匡胤百戰百勝,本可征服蜀地時徑下雲南,但他到大渡河而止。太祖不伐大理,難道說,他們都得過神女之力,因此不想彼此糾纏嗎?”
野利仁榮倒有些讚同王安仁的說法,思索道:“趙家兄弟雖是一母同胞,但若論能力和武技,太祖明顯比太宗強出太多。我倒覺得太祖可能見過了燕雙飛說的那……神女,而太宗沒有。宋廷傳言,太祖在太廟立下幾條家法規矩,隻有大宋天子登基後才能入內一觀,不得有違。這個規矩很是神秘,倒和段思平立下的祖宗家法有些類似。在我感覺,段思平和趙匡胤間,好像的確有些牽連。”
燕雙飛搖搖頭,“這個,我不算清楚。”她似乎對趙匡胤一事並不放在心上。
王安仁覺察到燕雙飛的冷漠,暗自奇怪,心道為何燕雙飛對段思平的一切很是熟悉,可對趙匡胤根本沒有興趣知曉呢?
野利仁榮覺察到異樣,問道:“那據姑娘所知,那神女在段思平死後,又做了什麼?”
燕雙飛口氣中似乎有些意興闌珊,道:“據我所知,神女找到段思平時,也同時找到了曹仁貴,曹仁貴就是歸義軍後來的領袖。這件事我已經和你們說過,不過曹仁貴和段思平一樣,均是無能找到那神女的伴侶……”
王安仁終於明白了一事,恍然道:“那無麵佛窟,本是你說的故事中,那神女所居之地嗎?”
野利仁榮苦澀道:“你現在才想到嗎?這件事若非燕雙飛,也真難說清楚來龍去脈,因此我一直沒有對你說及。”
王安仁終於明白了無麵佛窟的由來,暗自想到,就算從段思平算起,那神仙不最少在無麵佛窟呆了百來年了,她還活著?哦,她是神仙嘛,本來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