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三十九章·西夏的反撲(3 / 3)

他想夏軍雖眾,但郭逵選長白嶺在拒敵,是明智之舉。眼下死憤部雖不過數百人,但均是精兵,正適合嶺中對抗敵手。

命令一下,眾人依令而行,王安仁雖心急如焚,可還是冷靜行事。

沿途東奔,眾人在日落時,已離長白嶺不遠。

這時夕陽西下,餘輝散落長嶺,遠望有林木蒼翠,落日金輝,景色瑰麗中帶著分冷韻。

王安仁心道,這時候蔡定他們,也該攻城了。可到這時候,他更關心的是,郭遵、種詁和一幫百姓到底如何了?

一路上,早有袁鈞在路上留下人手傳告消息,等到了嶺前,隻見到四處馬蹄淩亂,屍體堆積,有宋軍有夏軍,一改青山的蒼綠,帶著分疆場冷酷的血意。

早有待命之士上前對王安仁道:“王公子,袁鈞趕來時,郭將軍已帶百姓躲入了山嶺,而夏軍眼下有五千兵馬在嶺東凝聚,多半是要追殺我們東歸的百姓,他們還分出半數兵馬追進了山嶺!”

王安仁一驚,眉頭更是緊鎖,心道夏軍以平原交戰最為犀利,以往每次作戰,均是拉出平原作戰。這次夏軍竟衝入山嶺和大宋軍民廝殺,他們到底是抱著什麼目的?

難道說,這夏軍大敗,一腔怨毒都要發泄到這撤退的軍民身上嗎?

王安仁本以為這隊夏軍是沒藏訛旁指揮,見夏軍如此反常,反倒有些遲疑。沒藏訛旁經驗老道,又如何會做這般冒進的事情?

見韓戈等人都在望著他,王安仁顧不得再在山嶺外琢磨,對待命之部說道:“進去找!”

可茫茫山嶺,就算數萬人湧進來,也是鯨吞無誤,王安仁入了山嶺,一時間也有些皺眉。就在這時,袁鈞趕到,王安仁大喜道:“袁鈞,可找到郭逵他們的行蹤了?”

袁鈞也急得滿頭汗水,說道:“王公子,我等趕到後,全力搜尋,發現了幾處百姓的行蹤,大部分還安然無恙。聽那百姓說,夏軍瘋了一樣的殺過來,郭逵用霹靂阻敵,帶兵且戰且退才保百姓平安到了這裏。本以為夏軍會收手,不想他們竟攻入山嶺。郭逵帶數百人吸引夏軍入了北方的山嶺,眼下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對了,種詁無事。”他知道王安仁當然關心種詁和郭逵,是以說出這消息。他滿臉的困惑,顯然也不知道夏軍究竟是何用意。

難道說夏軍心痛鐵鷂子被宋軍絞殺,這才瘋狂的反撲報複嗎?

王安仁立即道:“袁鈞,你帶我們去。”

袁鈞點點頭,當先向北嶺的方向行去,一路上隻見到無主之馬悲嘶徘徊,殘刀斷槍失落一地,更多的卻是難以盡數的屍體。

有夏軍,有宋軍,雖說夏軍居多,但宋軍亦是不少。

王安仁命手下查看,並沒有發現郭逵的屍體。王安仁稍吐了口氣,但心中焦灼,暗想郭逵隻帶千餘騎兵護送百姓撤退,一路上看宋軍死傷已多,眼下郭逵如何了?他們隻沿著屍體血跡的方向尋找,天色漸黑,等到了處山岡後,血跡屍體均已不見。

王安仁心頭一沉,暗想如果沒有血跡,隻可能有一個解釋,戰事已熄。

郭逵以少對多,凶多吉少!

這時韓戈突然伸手向坡下一指道:“這裏還有血跡。”王安仁竄過去一看,隻見到地上青草枯枝有被折壓的痕跡,有血跡留下。

雖不知道是不是郭逵留下,可王安仁怎能錯過?扭頭對眾手下道:“沿這個方向擴大範圍去搜。一有警訊,以煙花為訊。”

眾人點頭,紛紛下坡,王安仁心中焦急,衝到最前。眾人呈扇麵分布,越擴越廣,再到了一處高坡,始終再沒有見到人的影蹤。

袁鈞很有些奇怪,暗想這次戰役很是古怪,夏軍這麼拚命的要追郭將軍,所為何來呢?才待說出疑惑,王安仁雙眉微揚,已低喝道:“誰?”

遠方密林處,有腳步聲傳來,王安仁喝問聲中,已飛撲到那腳步聲前,長刀電閃,已架在那人的脖頸之下。

王安仁的眼中,突然現出分訝然,皺眉道:“衛慕山風,怎麼是你?”密林過來那人竟是衛慕族的族長衛慕山風!

當年衛慕族造反,被元昊血腥鎮壓,死傷大半。衛慕山風帶著妹子衛慕山青避難延州地境,不想那時宋軍之中夏隨來到,守軍為顯能力,多殺藩人領功,還差點鬧出些事情,幸而王安仁消失,夏隨隨即便走,宋軍才慢慢回複下來。日後王安仁馳騁西北的時候,曾聽種世衡說起過,這衛慕山風和族中的那個孩子阿裏還親自向他道謝過,未曾想到竟然會在這裏,在這個時候碰到衛慕山風,衛慕山風此時出現,到底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