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三十七章·急進急退幾時勝(2 / 3)

消息電閃般的傳來,擊得楊守素臉色蒼白。他知道王安仁的勇,可直到今晚,才算真的見識了王安仁的勇。

這會功夫,夏軍已折損數千之人,這雖在夏軍騎兵中算是少數,但王安仁橫刀立馬在營前,夏軍已不敢戰!

這一戰後,夏軍信心已受挫!

怎麼辦?要不要動用鐵鷂子?楊守素扭頭望向野利斬天,意有詢問。不待開口,野利斬天已道:“現在絕不是動用鐵鷂子的時候,王安仁在夜晚突襲,就是趁夜幕掩護,讓我等大軍無用武之地。鐵鷂子是軍中之魂,若有受挫,後果堪憂。依我之見,隻有在天明時,才能發揮鐵鷂子的最大力量!”

楊守素何嚐不是這般想?可聽到那鼓聲隆隆不歇,夏軍營中沉寂若死,他身為行軍統帥,軍情這般緊急,又如何熬得到天明?

至於出去偷襲宋營的兩隊兵馬究竟如何,楊守素已不敢去想。就在這時,野利斬天突然皺了下眉頭,楊守素瞥見,忙問,“羅睺王……”不待多說,就聽到西方有號角聲響,西方有警!

楊守素一驚,聽西方後軍處有廝殺聲傳來,喝令去查,不多時就有兵士稟告,“大人,宋軍攻我後軍!”楊守素凜然,暗想這十萬大軍困在這裏,不能出戰,可王安仁的人馬,什麼時候兜個大圈,竟轉到了西方去打?

才待喝令人堅守,就見到西方遠遠處,陡然間火光亮起。

那火光不到片刻,就已高衝而起,染了西方的天空。

夏軍已有騷動,原來那個方向,本是囤積糧草之地,如今那地方起火,讓夏軍如何不亂?楊守素怒罵道:“是誰在守著輜重糧草的,讓他提頭來見我!”

野利斬天臉上泛過分悵然,喃喃道:“原來如此,王安仁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用猛攻我前軍吸引我們的全部注意,他卻派人奇襲燒毀了我軍的糧草。”

楊守素又恨又惱,他隻想著鼓陽城才是糧草重地,全力命人防備。哪裏想到,王安仁竟留意他營中的十數日口糧。

果不其然,夏軍很快有軍情稟告,宋軍有兩隊兵馬急攻夏營,那兩隊兵馬一隊輕巧靈活,一隊衝勁極銳,閃電般突破了夏軍守軍,焚燒了夏軍的糧草。夏軍將領不敵,已然戰死。

楊守素聽聞後,麵無表情。

寇兵、勇銳!

燒毀夏軍糧草的宋軍,肯定也是王安仁手下的九士。王安仁帶領死憤、必死等隊強攻吸引夏軍的兵力,卻命寇兵兩部偷襲燒了他們的糧草……

“他費盡心思,就要燒我們幾日用的糧草嗎?”楊守素嘿然一笑道:“可他以為這樣有用,他難道忘記了,我們還有鼓陽城?”

野利斬天聞言,臉色微變,不待多言,有兵士衝來稟告,“大人,鼓陽城告急!”

楊守素臉色倏白,幾乎要暈了過去,他終於明白王安仁的真正用意。

王安仁打擊一環接著一環,目的無非是斷夏軍口糧。如今夏軍日用糧草已被焚燒,夏軍清晨都要揭不開鍋,肚中無糧,如何作戰?若是鼓陽城被破,十萬大軍吃什麼?

一想到這裏,楊守素心急如焚。陡然見到野利斬天身上的甲胄已泛白光,心中一凜,抬頭望空。

原來天已微明。

野利斬天隻是望著東方,喃喃道:“好一個王安仁。若我料得不錯,他現在就在圍城打援,坐等我們去救鼓陽城了。”他心中陡然有分遺憾,王安仁是個對手,是他野利斬天的對手。之可惜,他難得和王安仁親自一戰。

楊守素長舒一口氣,自語道:“我們不得不救!”

必救鼓陽城,不然的話,這裏的十萬夏軍已然無糧,再被宋軍猛攻,若不支撐到鼓陽城前,隻怕一朝散盡。

天已明,應是雙方對決之時。可楊守素無心再戰,夏軍已無心再戰。野利斬天明白這點,還能盡職道:“中書令大人,王安仁現在計謀得逞,他在逼我等不能出戰之際,肯定早人扼住前往鼓陽城要道。在下請令,帶兵拖住王安仁的主力,而大人則可帶領數萬兵馬,加上三千鐵鷂子繞路前往鼓陽城。王安仁兵力有限,難以兼顧全麵。隻要大人成功到了鼓陽城前,整頓兵馬再戰,說不定可反敗為勝。”

楊守素聽野利斬天前幾句,還是不差,但聽到最後,心中不悅,喝道:“王安仁三鼓已竭盡全力,難有再戰之勇。鼓陽城告急,半分拖延不得。若是繞路,被王安仁破了城池,那真的輸得一敗塗地。我想這青天白日下,他有何能力擋我數萬鐵騎!”

野利斬天還待再說,楊守素道:“我意已決,羅睺王,我帶鐵鷂子和五萬鐵騎直取西北,救助鼓陽城,你帶餘眾斷後!”說罷傳出軍令,夏軍一夜惶惶,但畢竟久經陣仗,聽楊守素下令,早就準備多時的兵馬已向西方開拔。

野利斬天一歎道:“既然中書令決意如此,在下不好阻攔。據我所知,如直取鼓陽城,途經猛虎岡,那裏地勢稍狹,隻怕王安仁會在那裏伏擊,還請大人留心。”

楊守素雖知野利斬天是好意,但想猛虎岡雖算高岡,但畢竟不算崎嶇,地勢頗為開闊,可供騎兵縱橫,隻要野利斬天能拖住王安仁,何必擔憂?

一念及此,楊守素已率兵離去。

野利斬天灰白的眼眸望著楊守素的背影,神色中突然現出分擔憂之意。

楊守素出營,大軍浩蕩,直撲鼓陽城。

這時天光已亮,東方微白。寇兵、執銳兩部一擊得手,並不糾纏,早全身而退。夏鐵騎未遇攔阻,一路向西北而行。沿途鐵騎錚錚,兵戈森然。夏軍雖急馳救援,但隊形整而不亂,顯出極佳的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