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準備放到“前VIP”時期介紹的全部內容。在這個有關吃黃瓜的故事的前半部分,原創小說,隨著參與者的多樣化,一點點向著商業化轉變著,速度的快慢完全取決於你以多長的時間跨度來進行描述。實際上,它的成長完全不能用每年多少字的積累來形容,每年多少個G比較恰當。
小說,好看的小說,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說。
在我們即將追尋著這個願望,進入線上出版的年代之前;在能夠以目前已知的最快捷便宜的方式,使你閱讀到小說的年代來臨之前。讓我告訴你一個關於黃瓜的終極秘密:
所有人,包括你自己,在看到你吃下那根粉嫩粉嫩的黃瓜之前,其實都不知道你喜歡的是這一根黃瓜。
(第一部分完)
Weid
2008年6月8日-12日
於龍的天空
【線上出版進行時(2004-2008)】
【魔力的真髓】
就在前幾天,在腎人事件之後,一出可以說轟轟烈烈卻九成九會湮沒在曆史中的大戲,在起點上演了。在眾多老潛水vip用戶的聯合努力下,一本已經太監了3年的小說,被硬生生頂上起點的排行榜前列。在我身邊的朋友都認為這至少部分表明,讀者對書站作品質量下滑的不滿情緒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
這讓我想起了遙遠年代,在龍空原評發生的一場關於《我是大法師》的轟轟烈烈的討論。討論內容其實無非是應當如何進行創作,類似這樣的作品越來越多後網文的前途會如何如何。從原評蔓延出去的戰火燒遍了整個網絡,並在永久性的留下一個名詞“YY小說”後逐漸熄滅。記得那會我隻是簡單的說:“從此原創小說將明確的分裂成各自以《迷失大陸》《我是大法師》為代表的兩個陣營,並走上不同的道路。”然後翻身把這本書從龍空書庫裏刪掉了。現在想起來,非但有些對不起那位作者,也頗有些對不起自己,嗬嗬。
當時,我在龍空抱著《*》《都市妖奇談》冷眼看著網上鋪天蓋地“我愛YY”的小白,確實不乏惡意的想,未來有天小白們坐在大學課堂裏,聽著老師講劣幣驅逐良幣的理論時,那表情或許會很精彩。
但我從來不認為,這些問題的責任真的應當甩給讀者。這責任,理應由管理者來承擔。在線下,出版商來負責,在線上,網站的管理團隊來負責。
問題的本質,或許在於隨著讀者群體的擴大,從選題策劃到創作到編輯修改到包裝定價,也應該根據具體的細分市場,采取不同的行動。而不是僅僅單純的按照18禁、**體、注水肉這樣的工藝流程,統一3分批發價,一股腦的扔給讀者。畢竟,前兩年還能成天呆在網上看小說的我,今年《聖徒》完結後,隻能巴巴等著《家園》《冠軍教父》,這滋味確實不太好受。
好了,不再多說了。再往下說的話,無論是刻薄的諷刺、勇敢的試毒還是妄談一些關於線上出版改進的思考,對我微薄荷包的和同樣微薄的聲譽,似乎都沒啥好處。
小說,好看的小說,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說。
這次讓我換個角度,不再是以讀者的身份,而是站到對麵,問你們一下:“到底,什麼,叫,好看的,小說?”
你們千萬不要告訴我“文筆通暢,故事精彩”,那樣的話,還不如直接說“好看的小說”就是“好看”的“小說”。
或者可以換個方式,你可以嚐試著想想你看過的最好看的小說,把你認為好的地方用3個詞概括出來,然後你可以在腦海中換一本再概括一下……直到你可以脫離任何一部具體的作品,完成這種概括。可是,這個遊戲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很難說服自己,這輩子都隻會看符合這些概括的小說,就如同你不能說能用這些詞概括的都是好小說。
你可以鄙視我在邏輯或者隨便什麼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但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能簡單的把“我認為的好看”表述給你。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哪怕是包含了“正太、蘿莉、耽美、後宮、豪宅、亂倫、神秘主義……”等等一切商業流行要素的小說,也不見得能拚的過200年前就太監了的《紅樓夢》。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出路或者是降低對流行小說素質的要求,或者是暫時拋開商業要素,看看能得出什麼結論。
PS:文字是有魔力的,但這一節選用這個作為標題,主要還是提醒一下自己,不遠的地方有個啃著黃瓜無所事事的家夥,很久沒有請我喝茶了。
【流行小說三日譚】
創作和閱讀其實都是很私密的事情。我的各種身份中,都沒有老板這個詞,換句話說,既然我沒有把你養起來給我寫書的能力,那麼關於創作的種種想法,對於你的作品來說,就應該僅僅是風言風語,而非指導或要求。於是,固然有“文責自負”的說法,不過倘若日後有某人憤憤地說是看了weid的東東並實行之,導致自己未能成為大大,我是概不負責的。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叫weid的,不過是所謂“讀者大大”皮袍下的一個“小”。而我所說的也隻是一份基於個人的閱讀喜好記錄而已。
“第一日,大大說,要有表達。”
文字的基本作用,在於交流,所以最基礎的事情就是你寫的是什麼,我看到的是什麼。每一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閱讀背景,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過往的閱讀。當你腦海中的世界通過名為小說的存在與他進行交流的時候,最無語的就是,他發現他和你(不是你的主人公)之間的差異,有如鯨魚與大象,雖然共享著同一片藍天,但彼此都希望永遠不要有見麵的那一天。
所以,身為這個世界主宰者的讀者大大,最初的要求一定是“要有表達”。你不能讓人看了幾句話之後,首先的疑問是你的大腦回路和常人相比到底有什麼缺陷或異常,對吧?在這個問題上,最典型的例子是一本叫做《蒙古秘史》的作品。作者將漢字作為一種拚音字母,來記錄著蒙古語述說的故事,並在其後的漫長歲月中,令人展卷如讀天書。它充分說明,不是任何用簡繁體字寫下的東西,都是你在上了十六年語文課後能看、能懂的。
名詞的作用,在於規範什麼是“是”,什麼是“不是”。定義越基本,涵蓋的範圍就越大。對一部分人來說,“虎軀一震再震萬萬震”在“表達”的定義範圍內,這是他們永遠和“非他們”戰鬥的動因。
讓我們忽視那些妄圖將小說弄得和原評一樣冷清的“非他們”,來看看真正有些“化生陰陽”的玄妙,超越一切言情、武俠、曆史、鬼怪的商業小說分類,決定了“表達”的對立統一二元性哲學存在的矛盾主體——所謂或不知所謂的男性向、女性向。
如你所知,我上麵那一個自然段確實表達了我在麵對“性向”這個二元分類的最初,和你一樣的困惑。但大體來說,鑒於這是一個女人主宰的男權世界,在《男人裝》出現之前,隻有以《瑞麗》為代表的女性向,而沒有所謂的男性向。男性在創造力的低下和自認擁有整個世界的自大,在這個時刻,被赤果果的展現在了文學女青年的麵前,並在至少十年內,被青春小說出版商所鄙視。
女性向和生物學上的女性有著必然但並不絕對的聯係,女性向的目的也大多是討好愛好者的荷包而不是愛好者本身。所以,和純純的女性向作品《超級女生》相比,《快樂男生》也是一個純純的女性向作品。這一點,是莊羽同學悲劇性的被BS的根本原因,她創造的可能是一個世界,但那不是掏錢買書並瘋狂崇拜作者大大的fans們眼中的世界,同樣不是慧眼識英雄的各級編輯們眼中的花花世界。
我要說,在翻檢閱讀耽美文學的時刻,我依然是一個純粹的男性。決定了我的閱讀範圍的,往往不是作品中的內容,而是作者對這些內容的態度。我和我老婆都是一個相當小眾的作品《騎士風雲錄》的忠實讀者,但我們對大胖頭魚同學辛辛苦苦碼下的上千萬字的態度截然不同。我喜歡抱著它們,用上幾天,把自己沉進那個單純精致的日式奇幻戰爭世界,並努力的希望它們能變成鉛字;我老婆則翻著我帶回家的樣書,將80%以上的有關戰爭、謀略之類她認為無趣、無聊、無意義的內容從容略過,然後細細地品味那幾個蘿莉正太之間的感情糾葛、人生命運和各種poss。你看,戰爭題材也好、12歲男生女生的戀愛也好,這些都不是你的讀者放棄你作品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對待它們的態度——大胖頭魚同學以單純精致的態度講述著早戀問題,所以贏得了女孩子的喜愛;而鑒於他用4倍的文字證明了他其實對怎麼打仗更有興趣,他現在還是一個光棍。
你在鍵盤上敲擊出來的東西,能不能稱為“寫作”,你寫作的是什麼,寫出來的這些東西是給誰看的?流行小說的第一日,大大們說,你可以不知道什麼是我們要的,但你要小心,我們不要的東西,你最好少提。
孔老夫子在人生七十的時候,滿足的說,“從心所欲不愈規”;而年青的李太白同學,隻能悲憤地自我安慰,“天生我才必有用”,這是兩種截然不同但同樣令人心生景仰的人生境界。你大可以浪遏飛舟的勇氣,無視二者後人生活景況的區別,我隻是想說,那些丁克的、朋克的、博客的,其實都比他們身上那套衣服顯示出來的,更有錢一些、更有強悍的老爸老媽一些、更視粗糧為美味一些。
“第二日,大大說,要有新意。”
看小說和吃東西一樣,雖然更專業的人往往喜歡討論什麼樣的東西更好吃以及為什麼好吃,但作為普通的食客,其實要求往往不高,他們永遠不會懷抱著對商粟的甜美回憶餓死自己。他們的渴望,哪怕用最文藝的修飾也充其量不過是,在食材明確的前提下食譜可以豐富一些。你看,在不會被毒死的前提下,當你在某個特殊的場合,把毫無情趣的饅頭和溫馨的碳燒架子或者鐵血的腐乳聯係在一起時,它就可以立刻變身有如藍調的JBGZ並征服此前不屑一顧的小資mm們。
在第二日,大大說,要有新意。僅對武俠而言,這是一個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某熊姓作者就開始反反複複提及,並一直蔓延到了當前出版的各位女性武俠作者對她們的FANS炫耀的話題。對我而言,驚豔的第一步,是黃易。無關筆法,無關橋段,那個時代,你第一次發現,原來武俠的皮囊下,還可以裝進這些東西。
於是視野內出現了莫仁的《星戰》係列,然後發現對於一個缺乏其他展示你創造性思維成果舞台的可悲世界來說,網文界將是一個多麼理想的天地。它遠比天界、地界、人間界、畜生界更加的富有趣味,更加的挑戰能者無所不能的思維上限和人生底線。
最大的新意,並以此為生命之全部的作品,往往會催生出後世所謂的“類型文學”的存在。時光穿梭,無論“非現實”門、“武俠”綱、“玄幻”目、“架空”科、“穿越”屬、“種田”種的《大領主》,和《尋秦記》之間存在著怎樣真切或者微妙的位麵聯係,你都不能否認10年前隻有“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的單純世界,今天已經混亂到了一定程度。
“仙俠類”“盜墓類”“穿越類”……天知道那些發現傳統武俠傳統言情賣不動了的上遊人士,怎麼想出這些名詞來證明他們給你看的作品,多麼的與眾不同、開山立派。於是,你發現不是專業級別的讀者,很容易抱著穿越時空的目的就是跟隨王霸主角將大陸變成後宮的理想,發現作者的一切愛好都是表述這次穿越的唯一目的就是把王霸主角送入某個已有或尚未修建的後宮。
正如雷文的存在,標誌著某種類型文學的某種極至的產生,以及類型文學打破彼此壁壘,要走向更大眾的市場的呐喊。次一等的新意,謀求的不是對“寫什麼”的回答,而是“還可以寫什麼”的回答,當你在胃口上(此處為生理定義而非心理定義,作者注。)可以接受劍仙李煜和12歲的一代天驕時,咣當一聲,一個雖然不如現實更加奇幻,但充滿了你遠未發現過的新奇的世界,被作者在你麵前打開了。
比如,都是穿,你可以穿到過去;可以穿到未來;可以穿到魔法世界;後來發現還可穿到一個流行歌曲大展宏圖的魔法世界,或者穿到一個流行歌曲大展宏圖的武俠世界。
再比如都是穿到過去大展宏圖,最早大家隻在意怎麼爭霸天下鼎定乾坤;後來發現,還可以學習一下希臘城邦共和國的當代假象;學習一下會計基礎與封建社會中的資本主義萌芽的深刻聯係;學習一下曆代改革家共有的政治手腕和階級妥協;甚至深刻的學習一下工業革命以來所有重大產業突破背後的技術細節和開發順序。
再比如,都是穿到過去大展宏圖的產業革命教科書,你還可以單穿、雙穿、正常穿、3P穿、群穿、來回穿、瞎穿……
當你用一個標簽解讀你辛苦耕耘的流行文壇時,你往往會絕望的發出“前人備述矣”的哀嚎,但真的猛士,是敢於直麵淋漓的文字,勇敢的把標簽再加上幾個。正如我們都知道的,“武俠”是絕望的,但“流行歌曲大展宏圖”“3P穿”“產業革命”的“武俠”,未必沒有你的一席之地啊。
不過,不要忘了表達是基本,要知道,很多人的失敗,並不是他們沒有想到某個點子,而是在於他們沒辦法用這個點子支撐起一個足夠有錢途的作品。電影、電視、動漫、曲藝,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如此發達,以至或許根本不需要你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創造性的世界裏。你不要對大大們說,你隻能寫的和某某一樣,完全一樣。當然這個某某如果是羅琳金庸這樣的存在,我們是會理解你關公般的麵色的由來的。
“第三日,大大說,要有生活,生活中要有愛。”
吃飽了會撐、撐多了會膩,新鮮的東西勾搭了我們的興趣,但有愛的人才被允許長久駐留在我們的腦海。線上閱讀和線上遊戲一樣,粘性來自於孤單的城市裏渴望交流的群氓,說白了,沒有人認為在視頻房間裏的那個蒼白女子,比飯島愛更充滿了誘惑,他們在意並為之嗷嗷亂叫的,無非是那個蒼白女子,可能住的離自己更近一些,並由此確定自己和她天然的就可能更曖mei一些。
你願意相信的,叫“有愛”,你可以接受的,叫“生活”;它們可能是遙遠太空中尤利安手裏的一杯紅茶,可能是元末明初張無忌手中的一杆畫筆,也或許可能是漫天大雪中李尋歡手裏的一塊木料。它們都是遠離我們真實的生活的,它們都是你可以接受、願意相信並由此開始深深浸入其中的傳送門。
生、老、病、死、怨憎悔、愛別離、求不得。生命中的種種難舍,其實不過是“七苦”而已。文字所能傳達的,作者所能沉迷的,其實又哪裏有那麼多的東西呢。你能說好一樣,就已經是非常人了,更表說勘破紅塵超脫凡俗不在五行的修真滅神了——施主,你著相了。
線上出版的市場,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移植了台灣租書店市場模式的世界,從本質上它是一個更加小眾、更加粗放、更加近似、增值空間更小的市場。這個市場到目前的本質,依然是要占領你閱讀的時間,而非你腦海中的空間。所以我們看到了遠不是最紅的蕭鼎在網下壓倒了點擊更多的大大們,但他的《暗黑之心》一定比《誅仙》撲街;所以我們還看到了遠比趴在起點上的更多更專業的出版人,寧願沉迷在天涯上,搜檢著一些東西,並花錢或免費的把它們放到新浪上。
30天看不見後文的東西,放在網上很容易被無視,所以現在“快”成了第一位的尺度;如果有一天,那些30天不看後文也沒關係的東西,被真正無視了,第一位的尺度才能發生變化吧。所以,劣幣良幣也好,特點也好,你現在蹲在租書店裏,沒膩的話,就少叨叨了……每本一塊錢的家夥,沒有人權。
更大眾的,的確不是更精英的,也不是更低俗的,但你會在多大程度上遭受十八禁**體注水肉的摧殘,僅僅取決於你能不能、願不願、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對他們進行堆砌人民幣和抽大嘴巴的行為藝術的展示。
好吧,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奇幻世界,大大們隻嘮叨了3天,就洗洗睡了。
Weid2008-6-15
於龍的天空
(未完待續)
【勝負在棋盤之外】
如果將十年來興衰成敗的書網一一備述,不啻於強人所難,記憶永遠會洗掉那些曾經真實的發生,隻留下一種凝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