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生活的主要組成力量,在社會關係網絡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利益來維係和衡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能以單純的感情因素來進行描述,這是因為,感情因素隻是利益的表象,正如兄弟在兼愛篇裏定義的那樣,利益有兩種,即實際的財貨和感情的滿足。人們的社會行為千變萬化,但始終圍繞著一個利字來進行。
墨者不應該被社會現象所迷惑,而是應該主動積極的透過社會現象,分析本質原因,利益不僅僅是一切社會行為的基礎和解釋方法,更是墨者一切行為的指導原則。墨者不應該進行沒有目的的行動,墨者的一言一行,必須基於對利益的追求和考慮。即沒有無緣無故的社會行為,隻有目的強烈的成功欲望和以利益為指導的社會行為。
然而利益的創造和交換,卻是社會生活的結果,即單獨存在的社會單位,是無法完成利益的創造和交換的,交換的行為,隻存在與社會單位之間,即利益是由大於一個人以上的群體創造和交換的。墨者目的強烈的成功欲望和以利益為指導的社會行為,必須建立在對利益的充分了解之上,即墨者必須首先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要交利,我們尋找的又是何種利益,
首先,墨者為什麼要交利。我們曾經說過,世上之事,可以一利字概之,墨者兼愛的最終目的為得利,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以虛無縹緲的理論作為人生的指導,不能相信那些隻憑博愛就能獲得的救贖與財富。這是利益的社會,而利益社會的基礎在於交換,這種交換,雖然被冠以等價的名義,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付出其實遠遠小於應得的回報,即等價交換並不成立,成立的隻是少數人以非等價的方式來掠奪社會大部分的財富。而墨者,就是需要通過交利而達到以最少的付出獲取最大的利益。這是墨者行事的不二法則。
說到這裏,諸君或許哈哈大笑,說這高崇嶽莫非被驢子踢到了腦袋,竟然空口白話做起大夢來。這裏高某告訴大家,以少量的付出獲取高額的回報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高某要做出這麼一套暗墨思想來的原因。
世界上的利益分為實際的財貨利益與虛無的精神利益,同樣世界上的付出也分為實際的財貨付出與虛無的精神付出。從某種意義上看,世界上的付出與得到是等價的,但是在現實社會中,這種交換並非是等價的,這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構造決定了利益的分配,精英階層之所以成為精英階層,完全在於他們的付出遠遠少於所得到的利益回報,不然,等價的付出意味著零和遊戲,即沒有相應的剩餘價值的產生。
並且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人們所看重的,隻是實際的財貨利益,而精神利益,即感情的滿足,往往是最後考慮到的,也是最為次要的。對於一個乞丐來說,人們對於他的讚美遠遠沒有實際的金錢施舍來的重要。對於人們來說,他因為施舍乞丐所獲得的感激和讚揚,也遠遠沒有他將這施舍的金錢化作銀行存款的數目來的重要。
現實社會的許多例子明確的告訴我們,隻有錢,也隻有錢,才是決定一切的標準,戀人之間海誓山盟的承諾,比不上實實在在的房子,車子,票子。朋友之間生死相托的友誼,也比不上實實在在的金錢交換。
這一方麵造成了社會風氣的逆轉,另外一方麵,也造成了人們感情的空虛,財貨與感情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這是因為,本質上,人是實踐自覺解放自我的主體。人的內在生命物質本體與特定的大腦意識本體構成整體的自然人。生命物質本體的存活需要實際的財貨利益予以供養,特定的大腦意識本體則決定了人類需要感情生活來進行生存。很簡單的例子,隻需要諸君想想自己的生活,諸君需要賺錢養家糊口,供養自己的生命物質本體,同時諸君也不能離開這世上錯綜複雜的感情生活,諸君享受這一切帶來的快樂和痛苦,快樂是因為有愛的存在,痛苦是因為缺乏愛的關懷。
然而當世之上,人們往往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財貨的交換之上,而忽略了感情的交換,因此,世上之人,缺乏關愛,已經成為了普遍的現象。這就提供給了我們墨者絕佳的用武之地,墨者博愛,本為兼濟天下,然而天下之人,早已冷漠不堪,這就需要墨者化身為魔,以天下人的手段警示天下人的行為。因此,墨者需要以兼愛的手段,兼並天下人所有,以交利的方式,完成對天下人財產的交換。
那麼現實生活中,墨者如何完成交利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利益呢。正如我們所講述的那樣,墨者需要獨具慧眼,發現社會利益交換活動中的漏洞,使自己的交利行為得到最大化的回報。市場經濟的原則告訴我們,一個物品隻有在最為稀缺的時候才能體現他的最大價值,同樣,在以利益交換為基礎的社會生活中,感情交換的缺乏決定了感情因素的巨大價值。而墨者的兼愛理論及行為,則決定了墨者在交利過程中的巨大優勢。
在社會生活中,利益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實際的財貨利益,即物質利益,第二種為感情的滿足,即精神利益。人類的社會生活,全部都是圍繞著這兩種利益而進行的。以工作為例,人們付出勞動,換得工資,就是為了物質的財貨利益而進行的社會行為。同樣,人們付出勞動,獲得相應的工作地位,升職,嘉獎及同事的仰慕與敬佩,就是為了精神的感情滿足而進行的社會行為。然而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很容易完成物質利益的交換,卻很難完成精神利益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