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世間,誘惑實在太多:金錢的誘惑,美色的誘惑,名利的誘惑……誘惑猶如一把利劍,如果不能抵製誘惑,理智、良心、事業全都會成為它的俘虜;如果誰拜倒在它的腳下,誰便將會被它刺得遍體鱗傷。
1.不可把追求名聲作為人生的目標
名聲是一個人追求理想、完善自我的必然結果,但不應是人生的目標。
諺語雲:“名聲躲避追求它的人,卻去追求躲避它的人。”這是為什麼呢?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回答得很好:“這隻因前者過分順應世俗,而後者能夠大膽反抗的緣故。”
20世紀初,法國巴黎舉行過一次十分有趣的小提琴演奏會,這次滑稽可笑的演奏會,是對追求名聲的人的莫大諷刺。
巴黎有一個水平不高的小提琴演奏家準備開獨奏會,為了出名,他想了一個主意:請喬治·艾涅斯庫為他伴奏。
喬治·艾涅斯庫是羅馬尼亞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揮家、鋼琴家——被人們譽為“音樂大師”。大師經不住他的哀求,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並且還請了一位著名鋼琴家臨時幫忙在台上翻譜。小提琴演奏會如期在音樂廳舉行。
可是,第二天巴黎有家報紙用了地道的法蘭西式的俏皮口氣寫道:“昨天晚上進行了一場十分有趣的音樂會,那個應該拉小提琴的人不知道為什麼在彈鋼琴;那個應該彈鋼琴的人卻在翻譜子;那個頂多隻能翻譜子的人,卻在拉小提琴!”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世人,一味追求名聲的人,想讓人家看到他的長處,結果人家卻偏偏看到了他的短處。
凡是為野心所驅使的人,多半不會留下不朽的遺物。而那些追求真理與美善,避開邪想之人,往往得以不朽。
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了飛機並首次飛行試驗成功後,名揚全球。一次,一位記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兄弟兩人,要給他們拍照,弟弟奧維爾·萊特謝絕了記者的請求,他說:“為什麼要讓那麼多的人知道我倆的相貌呢?”
當記者要求哥哥威爾伯·萊特發表講話時,威爾伯回答道:“先生,你可知道,鸚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不能飛得很高很高。”就這樣,兄弟倆視榮譽如糞土,不寫自傳,不接待新聞記者,更不喜歡拋頭露麵顯示自己。有一次,奧維爾從口袋裏取手帕時,帶出來一條紅絲帶,姐姐見了問他是什麼東西,他毫不在意地說:“哦,我忘記告訴你了,這是法國政府今天下午發給我的榮譽獎章。”
就名聲本身而言,有好名聲,也有壞名聲,還有不好不壞的名聲。喜歡好名聲,鄙視壞名聲,這是人之常情。有人稱,名聲為人生的第二生命,有人認為,名聲的喪失,猶如生命的死亡。蒙古族還有一句諺語:“寧可折斷骨頭,也不損壞名聲。”這些話都是告誡人們要維護好名聲,其含義是做人就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不幹那些偷雞摸狗壞名聲之事。一個人如果把追求名聲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處處賣弄自己,顯示自己,就會超出限度和理智。人一旦超出限度,超出理智時,常常就會迷失自我,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名聲要你幹什麼你就得去幹什麼。
2.拒絕誘惑,才能走完後麵的路
拒絕誘惑,才能保護自己的理智、良心和事業。
通往山巔的路上,有鮮花綠草,有飛瀑奇石,有各種美好的風景,如果一味貪戀路途中的美景,抵抗不住路邊的誘惑,又怎能夠走向頂峰,去體會那“一覽眾山小”的壯麗呢?
同樣,在人生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除了有各種艱難險阻,也有各種誘惑。尤其是在小有成就的時候,各種名利、美色,甚至更多的誘惑就會接踵而至。
茫茫人世間,滾滾紅塵中,人們不可避免麵對著誘惑,林林總總、形形色色,金錢的誘惑,毒品的誘惑,遊樂的誘惑,光環般的名譽……不一而足。誘惑讓人失去了太多,說它是一把劍一點也不為過。
中國有句老話:“行百裏者半九十。”如果不能夠堅持走完後麵的路,那就是失敗。所以,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抗拒誘惑,堅定地走完後麵的路。
不能夠抗拒各種誘惑,從而在前進的道路上中途折戟的人不可勝數。隻有那些對自己的目標始終如一的人,才能夠抗拒誘惑,走完以後的路。
劉翔是每一個中國人、甚至是每一個亞洲人的驕傲。他在雅典奧運會上,力挫群雄,贏得了110米欄的金牌。從而打破了中國人,乃至亞洲人在田徑賽項目上從沒有獲得過金牌的曆史。
他成了中國人民的驕傲,也因此獲得了諸多的榮譽。鮮花和各種榮譽無時不環繞著這位天之驕子。
一枚不同凡響的奧運金牌,使劉翔有足夠驕傲的資本。但是,劉翔並沒有因此而忘乎所以。他選擇了一條繼續前進的道路。
據報道:在狗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組織者要邀請劉翔參加,並且極力要劉翔唱首歌。但是劉翔推辭了這個邀請:“我已決定不再當眾唱歌,因為我想告訴大家,我是一名運動員,不想做一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