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23日下午4點半,他的輪椅到達了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在世界屋脊上白雪皚皚,隻有一尊持槍士兵的雕像威嚴地矗立在寒風中。下山時,他被雕像的悲壯感動得流淚了。
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有一個恐怖的別號——“死亡之海”,總麵積達34萬平方千米。沙漠與天際相接,風暴刮起時,隻有駱駝的森森白骨在沙海中浮沉。科考專家彭加木、探險勇士餘純順曾先後被這片沙漠吞沒。
但是尹小星並沒有被惡劣的環境所嚇倒,他克服沙暴、酷暑、嚴寒的考驗,終於穿越了這片“死亡之海”。
作為一個身體殘疾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尹小星克服種種困難,一心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所有的艱難險阻都在他的麵前退讓開來。
鎖定一個目標後要緊追不舍,這就是所謂的持之以恒。的確,真正地做好一件事情,離不開持之以恒的精神。不管你處於哪一個領域,如果已經定下了工作目標,就要持之以恒、堅持到底。
決定人生事業生涯成功的法則非常簡單:你就是自己大多數時候所想象的樣子。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定位為成功者。從現在開始,用成功者的規範來約束自己,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4.同時追趕幾隻野兔,必然一隻也抓不到
當你看準了一個目標,並相信這個目標能給你帶來巨大的利潤時,就應從其他目標轉移過來,把精力和資金都集中在這個大目標上。
西方有句諺語:“一隻獵狗同時追趕幾隻野兔,必然一隻也抓不到。”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專注於一個目標,矢誌不渝。如果吃著碗裏望著鍋裏,這山望著那山高,就會在眾多的目標中迷失自己。
西諺說:“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騎兩匹馬,也不可能同時拉兩把弓;一個仆人不可能同時服侍兩個主人,否則他將會榮耀其中一個,而得罪另外一個。”
騎著一匹馬行動可以給你很大的方便,你可以去到某些地方,但騎著兩匹馬行動是不可能的,它們的力量會互相抵消,你就什麼地方也到不了。一個人確定的目標要專一,而不能經常變換目標。
一個人在某一個時期或一生中一般隻能確立一個主要目標,目標過多會使人無所適從,應接不暇,忙於應付。人生短暫,精力有限,隻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生才能走向成功,無所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放棄一些吧,不要對自己“求全責備”。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時涉獵多個領域的人要好得多。”在太多的領域內都付出努力,我們就難免會分散精力,阻礙進步,最終一無所成。
在房地產行業中,萬科可謂是一麵旗幟。萬科的成功可以說是隻追一隻兔子的結果。
萬科創建於1984年,當時公司的全稱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萬科剛開始是做電器儀器,以進口日本產品為主,像索尼、鬆下、JVC等,同時其他業務也做得很熱鬧,像搞服裝廠、手表廠、飲料廠、印刷廠、K金首飾廠等,萬科的帶頭人王石回憶起那段的經曆,不無感慨地說:“這樣說吧——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之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但是到了1994年,當時的宏觀調控和熊市,讓多元化發展的萬科開始感受到資金寒流,甚至陷入了危機之中。
痛定思痛,王石做出了震驚業界的決定:做減法,確定房地產為主業,減掉其他不相關的業務。
為了做好減法,王石可以說是“壯士斷腕”。對於非核心業務,萬科堅決進行了資源重組。他們把怡寶蒸餾水等較有潛力同時投資較大的企業出售重組,因為萬科已不適合對其非核心業務進行更多的投入。到2001年,萬科把辛苦十年打造成的名牌零售業公司萬佳百貨也全部售予華潤創業。
從此萬科隻專心做房地產,而且房地產開發的區域從15個城市強行壓縮至5個城市。如果打個比喻,這就像一個人從最初的隨便亂打轉而慢慢收緊拳頭,然後再以一條直線快速出擊。
“隻追一隻兔子”的做法使萬科成就了在房地產領域中的王者地位。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沒有什麼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經常確立目標,經常變換目標,所謂“常立誌”者就是這樣一種人。
18世紀牛津大學的一位知名教授聖裏奧納多一次談到自己成功的秘密時說:“開始學法律時,我決心吸收每一點獲取的知識,並使之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在一件事沒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絕不會開始學習另一件事情。我的許多競爭對手在一天內讀的東西我得花一星期時間才能讀完。而一年後,這些東西我依然記憶猶新,但是他們卻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了。”
一般人很難做到目標專一。人們不是目標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他們容易被其他目標吸引過去而放棄剛剛看上的目標,這是人的欲望使然。混跡於股市中的人,有些人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賺錢心理太過急切,想在每個目標上都撈些錢,於是設置了多個投資目標,而且平均使用資金力量。他們容易見漲喜追,“四處撒網”,撈到什麼就是什麼,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賺錢的項目。就像猴子摘玉米,有了這個扔了那個,結果什麼也沒有撈著。
索羅斯之所以能夠成為“金融大鱷”,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就在於他能夠把自己的精力和資金都集中一個目標上來。追求的目標過多、時常在多個目標中搖擺的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托詞、懈怠逃避,他們注定是要失敗的。
反之,即使是一個能力一般的人,隻要他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和不屈不撓地從事某一項工作,他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所以,要想追求成功,就不能夠追逐過多的目標,隻有朝著一個目標堅持下去,勝利才最終會屬於你。
5.精力一旦集中,效率就立即倍增
如果你在一個小時內集中精力去辦事,這比花2個小時而被打斷10分鍾或15分鍾的效率要高得多。
有人問拿破侖打勝仗的秘訣是什麼。他說:“就是在某一點上集中最大優勢兵力。也可以說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這句精辟的話同樣道出了集中精力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許多人工作不可謂不努力,工作時間不可謂不長,但就是成效不大。而他們自己也清楚,效率不高的原因是他們的精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集中,這常常是他們自責的原因。他們一直在忙活著,但實際上,工作、學習的內容沒有多少進到他的腦子裏。
要想真正成功,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全神貫注。你要提高辦事效率,就必須減少幹擾。因為當你受到幹擾之後,你還得花時間重新啟動你的思維機器,尤其當你受到幾個小時或幾天的幹擾之後,就更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加熱思維機器。這無疑對效率有極大的損害。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整天很忙,卻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對於很多人來說,集中精力比較難,因為他們容易受到幹擾。一切都可能成為幹擾:一項體育活動、熱點問題、某些生活情形、與同伴的爭執甚至生氣等等,不一而足。比如有的人在雨天不能有效工作,是因為“陰雨天影響情緒”。如果你將自己的時間主要花在應付幹擾和瑣碎的事務上,你就永遠無法真正駕馭自己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群體之中,任何人都無法完全避免幹擾。勤奮的人也許要說,有很多幹擾是不能避免的啊。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能夠盡量減少幹擾。
首先,缺乏效率的勤奮人應該仔細地打量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環境。精力無法集中的人,自稱要消除精神疲勞、改變心情,常常會在寫字台周圍擺上各種不相幹的玩意兒。實際上這些東西無形中也會對你形成幹擾,盡管是不易察覺的。這時候,辦法隻有一個,除了達到當前目的所必備的東西之外,不讓自己看其他東西。
有很多勤奮人缺乏效率,恰恰是因為他們想有更高的效率,也就是他們想同時做太多的事情,結果卻欲速則不達。如果有人堅持要他們一次隻做一件事,他們會說:“但是這些事情都很重要。”有的時候許多事情確實都很重要,不過你還是不能一次同時解決,除非你授權給別人去做,這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
而且,在做一件事情時,用多少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連貫而沒有間斷”地去做。有些問題則應該集中全力去解決,有些問題則可以采用一點一點去做的方式。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人們站在成功的臨界點上,如果堅持跨越過這個臨界點,就會與成功相擁。但人們在麵對挫折與失敗時往往感覺看不到希望與光明,也不知距離目標到底有多遠,茫然不知所措,於是停滯不前,對前途喪失了信心,最終還是退縮了、放棄了。
其實,成功離我們隻是一步之遙,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堅持下去,半途而廢永遠會使成功與我們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