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同名品牌擴張:產品種類延伸(1 / 1)

品牌是帆,資本是船。

——張瑞敏

據統計,過去10年成功的品牌中,隻有三成是新推出來的,其他則是使用品牌延伸策略的結果。品牌延伸已成為許多世界級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這在日本企業裏尤其突出,我們所熟知的“鬆下”、“東芝”、“夏普”等品牌,產品類別涵蓋幾百甚至上千種。

國內實施一牌多品的企業現在也不少,海爾集團即是其中成功的典範。從做單一產品電冰箱開始,經過多輪兼並組合,“海爾家族”如今已擁有包括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電腦、微波爐、手機、保險等在內的幾十大門類上萬個規格品種的家電群,幾乎覆蓋了所有家電產品。

海爾品牌延伸主要遵循3個原則:

(1)品牌延伸要以一定的品牌優勢為基礎;

(2)延伸產品與原產品在技術、銷售、產品類別上具有較大的相關性;

(3)延伸產品必須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能在同類產品中位居前三名。

1984年,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引進德國利勃海爾生產設備的技術,從事電冰箱的生產和銷售。連續7年裏,海爾一直堅持專業化經營的策略,通過科學管理與技術創新,在電冰箱領域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1991年海爾集團銷售收入7.24億元,利潤3118萬元。“海爾”牌電冰箱成為當時中國家電市場中唯一馳名商標,並通過美國L認證出口到歐美國家。同時,海爾集團OEC管理法基本形成,全國性銷售與服務網絡初步建立起來。

在此基礎上,海爾開始改變市場戰略,利用技術、管理與市場優勢進入相關性較大的行業,實現多元化擴張。1991年底,海爾將經營行業擴展到其他製冷家電產品,如電冰櫃、空調,並使之很快成為各自行業的名牌產品。1995-1997年,海爾又瞄準洗衣機、熱水器、小家電、微波爐、洗碗機等產品。一番內擴外並之後,其經營領域覆蓋了幾乎全部的白色家電產品。當然,作為主導產業的電冰箱的產銷規模此時也仍在不斷擴大。

1997年是海爾進入新行業數量最多的一年,擴張節奏之快,令業界驚歎不已。如果說海爾以前的品牌延伸還有技術依托的話,從這一年開始則主要是憑借品牌與銷售網絡資源的相關性。9月,海爾進入以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黑色家電行業,生產彩電、VCD、傳真機、電話等產品。另外,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海爾還涉足了整體廚房、衛生間產品等家居設備行業,以及與家電業風馬牛不相及的生物醫藥行業。到年底,海爾旗下的產品已包括27個門類,7000餘個規格品種。

為有力地提升海爾集團的總體技術能力,1998年上半年海爾大舉進入知識產業,主要從事海爾集團所需要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並先後在青島以及美國、荷蘭、法國等地設立了技術開發中心,其整體研發能力居世界前列。1999年至今,勇於創新的海爾人又分別推出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產品,走向全方位發展的道路。

與某些企業的冒進主義不同,海爾每進入一個新行業都經過了嚴格的市場論證,並依靠海爾在品牌、管理、銷售服務等方麵的強大企業優勢穩健地發展。正因為如此,海爾的市場在產品種類延伸中得以持續穩定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