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 山間(1 / 1)

師父告訴他,不要下山。

錦鱗不解,為何師兄師弟您都要催著他們下山呢?

師父說,他們都是要去世間曆劫去的,渡了劫難,才有可能成仙;渡不了,也好,就留在俗世,哪兒來的回哪去。你是這山上的精氣所結,天生靈根清淨,心思單純,不做修煉不曆劫難,最後也是會成仙的。要到了世間,逃過了劫,能成大仙還好,要是渡不了,你可就無處可去啦,世間可不是你的家喲。

錦鱗說,我可以再回來呀。

師父怒了,為師不把話說透你就聽不懂了?!你就是腦內空空,拿根狗尾巴草都能把你騙走!下山就要被人烤了來吃掉!

錦鱗感到很委屈,眼裏已經蒙了淚花,囁嚅著道,大師兄拿的不是狗尾巴草,是蒲公英。狗尾巴草都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還沒有師父呢……

師父被他氣得好笑,隻好柔聲安慰,你是一尾錦鯉,你看這山上的白露池透亮不透亮?世間汙濁,哪來這樣的好水。將來你想遊一遊了,脫了袍子可往哪裏鑽呢?

眼淚汪汪的小魚聽了好像很有道理,乖乖地拉著師父的袖子,開始討酒釀團子吃了。師父一甩袖子,你一條魚,吃了也怕不消化。師父是修道的,哪能天天釀酒做團子?!

錦鱗不以為意,指指地上,說師父你又把酒釀團子甩出來了,好香。我隻吃半個好不好?

師父瞪他一眼,招來一片雲,飛走了。

錦鱗沒有遵守承諾,他又偷偷多吃了半個。

吃完錦鱗想起來了,他還沒學會從白露池這一帶走出去呢,師父怎麼就丟下他不管了,嗚呼哀哉!

白露池這一帶幾乎沒有凡人踏足。一來這山本來就是半個仙山,白露池所在之處比師祖留下來的道觀還要高許多,誠心求道求助之人也就能走到觀裏,再往高可是沒有的了;二來,白露池乃是師祖化仙之處,本身就靈氣非同一般,有位神君還來施了陣術護著,凡人若非機緣哪能進得來,縱使一頭撞了進來,不會法術,也出不去。像錦鱗,幾百年間不知來過白露池多少回了,沒了師父(或者師祖)照樣隻能蹲在草從裏啃團子(雖然他很樂意),等師父把他想起來。

錦鱗啃了一會團子,望望天,輕紗一般的雲懶懶地遊弋,像師祖一樣漫不經心。不知道師祖在天庭裏吃蟠桃的時候有沒有想他呢?也不知道蟠桃有沒有核,要是有的話哪天師祖下來了,可以給他帶一個桃核也行啊,可以種著…..

師祖本是九天中一逍遙神仙,因酒癡口出狂言對神君不敬,下凡來思過,養了錦鱗幾百年,收了些徒弟,又揀了師父來,最後化仙又回去了,把一切包括小錦鱗都交給了師父。總感覺師祖說下凡就下凡,說回去就回去,真的好隨便啊,怪不得回去的時候也沒有彩旗飄飄鑼鼓喧天祥雲錦簇。不過來接師祖的那個神仙好好看呐,麵容雖一派嚴肅,然而爽朗清舉若岩岩孤鬆,俊逸威儀。師祖枉帶了個“祖”字,不過二十來歲的模樣,嬉皮笑臉,嘴裏還叼著一根草,就“神君神君好久不見哪”地叫開了,活像神君的小書童。

至於神君究竟有沒有小書童,這就不得而知了。錦鱗沒有出去過。

而天庭,又是什麼樣子呢?汙濁的世間,又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