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俊山準時來到了我的店裏,我原本想給他二十萬的,但是他一直遵照自己的原則,隻收一半,說什麼這有這樣回頭客才會多。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裏,我都在家埋頭研究秦嶺的地理情況,畢竟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我雖然在當兵期間進過一些深山老林,但是秦嶺可不是一般的深山老林那般簡單,我爺爺留下的手劄說過,要說中國哪裏古墓最多,除了黃河就是陝西了,黃河沿途流經的城市比較多,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發源地,留下的文化遺址比較多。而陝西省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源地之一,還是多朝的古都的所在,單西安在曆史上就是十三朝的古都,大多數的墓葬都是皇家陵墓,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秦始皇兵馬俑了。
而且秦嶺就貫穿陝西省,陝西省境內的秦嶺在古代就被譽為龍抬頭的地方,所以這裏的墓葬也是非常的多,所以陝西省境內的地下古玩市場,可能是我國最為活躍的地方了。因為在陝西省,隨便的某個地方下兩鏟子,都有可能發現古墓。
無聊的時候,我跟二師叔通過幾次電話,然後把地圖進行高清掃描,通過電子郵件傳給了大彪,讓他沒事的和我二師叔研究研究,過完年看看是不是就準備進入秦嶺,二師叔每次都是讓我在等等,具體等他們年底回來在跟我說。
不過每次打電話的時候,彪子在告訴我他所在的地點的時候,發現幾乎每次打電話他們都在換地方,我並未問彪子的原因,不過我猜測二師叔可能是在追蹤古印白。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深秋時節,一年一度的潘家園交流會就到了,我這店裏的遊客就多了起來,不過我並未讓老幺幫我的忙,而是讓他繼續到市場上去收購老照片,我一個人在店裏緊忙活著。
這天下午店裏的客人少了許多,店裏這時候走進來一個人,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穿的衣服比較樸素,看扮相就是河南那邊經常在河南、北京兩地折騰古玩的。
這個老頭一走進來,就對我用他那極為標準的河南普通話說道:“你是鄭老板嗎?”
“是的,你怎麼知道我姓鄭?”我有些詫異的問道,因在這之前從未見過這個人,心說難道是聽別人介紹過來,來賣給我石頭的?
“哦,是這樣,我聽說你這裏收購舊照片和舊地圖什麼的,是嗎?”這老頭對我說道。
我點點頭說道:“是的,你聽誰說道?”
“就在院子裏麵有個擺攤收購舊照片和舊報紙的,是他讓我過來的。”老頭說道。
“你想賣什麼?是您家裏上邊留下的,還是從別的地方收購,來曆不明的東西,我這裏可不收的。”我這時說道,其實我這麼說,無法也就是想壓壓價格,要是照片的話,他拿出來給我看的時候,如果上麵沒有肥皂的話,我也就不收了,畢竟我收集舊照片隻要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