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與資產的相互關係還可以從以下方麵進一步分析:首先,資產與實物和非實物形態有關,如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表現為,財富的存在和運用方式;資本與價值形態緊密相關,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其次,資產體現為財富的歸屬關係,資本體現剩餘價值索取關係,要有具體的人格化代表來體現,是一種生產關係。再次,資產的一般表現形式如固定資產的實物形態是不能流動的,但其資本價值可以被活化激活,可以以所有權證書形式在產權市場、資本市場上交換和流通;資本需要通過市場在流動中形成和保值增值。最後,貨幣倘若僅僅作為支付手段而不作為資本用於投資,僅用於購買普通商品如日用品,則隻不過是一般等價物;貨幣不用作資本而窖藏起來,也隻不過是財富和資產的沉澱。可見,資本的生命在於運動,本質在於增值,資本與資產要通過市場才能體現價值。
三、資源與資本、資產
資源是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係統。資源包括資本、資產,資本、資產是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同的資源被有機組合、流動,投入市場開展營運,將大大激活其資本價值,如首都天安門附近土地、位置的價值與窮鄉僻壤土地的價值是不同的。資源至少包括以下八個方麵,其子係統還可以細分並活化為資本:
人:素質、能力、士氣、人際關係。
財:資金、資產、資本。
勞動手段:土地、房屋、機器、設備、工位器具、生產線和電腦等。
勞動對象:原材料、能源、自然資源、產品等。
空間:生產經營現場、市場、區位等。
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方法:科學、技術、管理、美術、工藝等。
信息。
資源客觀存在,關鍵在於有效利用使之產生最佳效益。資源不用,不為我所有;重視資源,可為我所有;既重視資源又將其優化組合,則可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組合得好、營運得妙,又可使經濟優勢變為財政優勢,為企業、為國家創彙、創收、創效益。資本營運既要有資源觀,認識自己的資源所在、優勢所在,又要善於辯證對待,處理好有與無、優勢與劣勢、潛在效益與現實效益、當前效益與未來效益、局部效益與整體效益的辯證關係,使之有機組合為我所有、為我所用、為我所得,更應優化組合,抓天時、謀地利、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