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飛過滄海 第一百一十章 佛家子弟玄武(2 / 2)

蕭無塵倒有些激動,竟然讓天智神僧道破如此玄機,蕭無塵不由問道:“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那位喊“無塵”的人肯定不會是我,二十年風雨無阻啊!”

天智神僧也沒有深究隻是說道:“自緣而起,佛本講因果,且不說那位貴人為“無塵”祈福靈驗,今得施主與佛結緣,便是佛之大幸,不知施主可願意為您提言?”

蕭無塵道:“當然願意。”

天智神僧言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你名無塵,本與塵世不相於染,呼籲正氣。不僅是佛中緣人,也是我佛貴人。”

蕭無塵感謝道:“若是如此,神僧如何考驗呢?”

天智神僧向藏賴達道:“招來玄武議事。”

藏賴達出佛堂叫玄武而去。天智神僧向蕭無塵道:“無塵,本無塵事,六耳清靜,吾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天下佛道善施濟人,施主可做到?”

蕭無塵誠懇道:“佛理深奧我自不懂的多,但樂善行施還是能做到的。所謂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感覺您門下弟子玄武便可勝任!”

天智神僧欣慰道:“正是此理,你得緣我佛,玄武弟子雖早有出家念想,但塵緣曆練欠缺,且讓他在浮世過得二十年再回歸淨土,對他日後修煉大成自有幫助。所謂六耳清根,則要先苦其心誌,練得筋骨,得之七竅,享之六欲,體會善惡,才知佛中真理。佛本是道,更出自塵世。若無塵世渾濁,何來佛中清新,我佛則是活佛應理,而不是死穴囚身,顧養深心。”

藏賴達帶玄武出來,小沙彌向天智神僧作佛禮道:“玄武心意已決,還請師父收回成命。凡塵中多自勾心鬥角和互相殘殺,玄武自小受佛家清靜,不想沾染塵世分毫,更不想跟佛緣人去紅塵淌渾水。”說著警惕的看著蕭無塵,顯然小沙彌也發現蕭無塵是個武學高手。

天智神僧撫須道:“你佛心境界已然到此,若想進展,便得踏入紅塵,如此般般,你便才能深心踏入毒草(女人),更能體會塵世紛擾,而領悟佛學。當年達摩經曆萬千磨難踏入中土傳經,深得佛道。若無百千磨難,如何學得真經。世上多半人願意選擇塵世,可見塵世才是取真經的良藥。西遊記一書中唐僧本可借助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即刻進入西天取得真經,卻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千辛萬苦取得真經,其中道理你應該得懂!”

玄武卻道:“道理是懂,但讓玄武去塵世曆練,玄武卻不舍啊!”

天智神僧繼續開導:“你自小深讀諸多佛理深書,深得佛心,若去塵世感化,施舍眾人也是功德無量啊!”

玄武盡管心中百千不願意,但還是答應道:“弟子答應便是。但玄武一走,師父誰來照顧,眾多向佛香客誰來迎接他們?”

天智神僧笑道:“藏大師此次出行歸滿,自會找尋新的師弟、師妹入得佛法,你且不要擔憂。”

玄武卻瞅著蕭無塵疑惑的問道:“此人何能得緣,與他出入塵世,師父可看穿他的本性。”

天智神僧微笑道:“此無塵也,正是二十年來那位佛中貴人所談及之佛緣人,與此人曆練,日後便知其中福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