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加入書簽,又遲更新了!》
藏賴達用著藏族的禮儀躬身向天智神僧道:“此次來一是看望神僧,二是向聖僧引薦一個武學有成的後輩!”說著指向蕭無塵。蕭無塵立刻謙恭的向天智神僧道:“我自小都信命、信佛,隻是沒有一個更好的契機接觸佛理,今日叨擾神僧,還讓神僧見諒。”
天智神僧隻是須眉一觸蕭無塵,臉上會心一笑,說道:“佛本講究個緣,施主能在萬千寺廟中得幸寒寺,自是有緣。佛本講:萬千世界,萬千生靈,本自同源。施主與寒寺有緣,請進!”
蕭無塵和藏賴達跟隨天智神僧進寺,在門口看到那個叫玄武小沙彌,隻見小沙彌一臉佛氣修養,耳寬眼大,皮膚雖曬的漆黑,卻長得英俊不凡,一雙潔白牙齒緩緩露出。不知怎麼,蕭無塵竟感覺跟這小沙彌有種似曾相識。
小沙彌見藏賴達和蕭無塵露齒而笑,作了個揖,很有禮貌的樣子。蕭無塵不禁心生好感,真想考驗一下小沙彌真如藏賴達說的那般聰慧過人。
蕭無塵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多麼聰明,但也從不承認自己很笨。在一些小事情上他可以做到無比輕鬆,甚至不想在小事情上與人斤斤計較,寧願吃點小虧,也不願意為小事大廢腦筋的地步。但遇到大事,他總是能冷靜的思量一些事情,並且將其分析透徹了。
蕭無塵來到寺廟裏,看著破舊寺廟的大堂裏除了一尊巨佛,一頭鍾,和幾個草墊坐並無什麼莊嚴的佛堂雕刻和四處鑲金的金碧輝煌。但他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廟自不在大,有佛則成。
天智神僧來到佛堂前,一身佛氣舉手投足間便能散發而出。他向蕭無塵道:“施主得緣,自得心誠。上香三炷,且看塵緣。”
蕭無塵很恭敬的上完三炷香,誠懇的向佛拜了幾拜才向天智神僧道:“聽藏大師言天智神僧一身佛法即通神,可否指點一二!”
藏賴達立刻在旁邊道:“神僧,這位蕭兄弟不僅是練功夫的奇才,論人品、論膽識,論心胸可都是一等一的好男兒。”
天智神僧道:“凡塵好壞,愚僧自不會評說,所謂佛道,便是誠心向善,善者才能與佛有緣。這位蕭施主若有善念,愚僧願意與有緣人談之佛理,造福百姓。”
蕭無塵真誠拜道:“我之前生於窮僻,家境蕭寒,常年在山溝打獵為生,不少滅殺野物,本是罪身,自不敢與佛切近,但自小都為所害野物祈福,若不為生存,絕不願殺生。深深知道與佛相隔十萬八千裏,上天堂無望,上西天不收。但還知道心存點善念,盡量不殺山上幼小野物和懷孕野物,始終遵循生物法則,絕不敢冒昧毒殺生靈。”
天智神僧道:“施主隻是與佛有緣,本是塵世中人,不可自責。”
蕭無塵道:“違背心者,本應當自責。神僧的話,謹記就是。”
天智神僧道:“你且距近於老衲,且讓愚僧看你六骨和麵相。所謂通神四法: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蕭無塵謙恭的走近天智神僧道:“神僧盡管開言,我聽便是。”
天智神僧道:“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施主並無多惡果,自是不能相提並論。看你臉龐,眉頭雙近,不善計較。少年雖苦卻福中生。有老一輩人祈福地下世界,得傷十八羅漢則重生。眉清目秀,膚若相白,得三主而後安,天象地數都則有成。一聲若善道持家,雖生路坎坷,必可騰達。你身懷正氣,成不則,輸不得。再看你氣象,倒與老衲另一佛中貴人有些近理,她曾在寒寺每年來數次,二十年無阻,隻是每次祈福都有“無塵”二字。你若是名則“無塵”,便是我那位緣人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