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才是喜樂10(2 / 3)

今天的教育到底用什麼形象,用什麼方式,取決於今天時代的需求。比如,我們有什麼需求,我們就創造什麼。我們需要快樂,那就創造一個形式來快樂就好了,我把它稱之為創新的總原則。事物本質的順序是本體、形象、作用,但是創新的順序先是本體,然後是用作什麼,最後才是形象。

教育也好,傳統文化也好,傳作用,傳形象,還是傳本體?今天的人,喜歡看電影的明顯要多於喜歡看戲劇的,有的人想通過戲劇挽救這個時代,傳播傳統文化,這不太現實。傳統文化這些年傳播得不太好,最大的問題就是傳的是形象,而傳統文化是要傳本體的。它的本體是什麼?就是聖賢的智慧、慈悲和愛。我們在傳播本體時,要根據這個時代的需求,創造符合這個時代的像。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本體。那麼,怎樣才能把握本體呢?就要勇於打破過往的、舊有的形式。

? 我們吃蘋果,拿起時是蘋果的樣子,嚼碎後進入胃裏,消化它再進入血液,蘋果就徹底消失了,絕對不可能在醫生抽血的時候抽出蘋果汁。蘋果融入血液後,什麼都看不到了,它必須消失才能成為營養,所以過去的形式要破除。現在的我們被形式障礙了,被所見所想困住了,佛法稱之為著相。然而雖然看不到蘋果了,但是蘋果的營養在血液裏麵,所以怎麼傳本體?假設給你吃個豆子,你不嚼就吞下去,對你會有傷害的。所以,包括佛教和其他宗教,如果一些古老的形式破不了,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古聖先賢的慈悲在哪裏表現,就是在救苦救難普度眾生上體現。如果古聖先賢的東西不能真實利益我們,古聖先賢也不會高興。

我們知道傳統文化本體是慈悲、智慧、真理和愛,它傳的就是這些。“文”是慈悲、智慧、真理和愛。因為有慈悲、真理和愛,別人就被感化了、同化了,這就叫“文化”。具體說,“文”指的就是光明和能量,也有知識的含義但不盡是。“文化”的意思就是能量,隻有能量才能讓別人化了。“傳統”,在我心中不是直接把古老當作傳統,而是內在一個亙古不變的東西。作為老師,要有能力,也要有慈悲、智慧和愛。

?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要先把教學的形式放一邊,不要執著過去老師是怎麼教的,學生是怎麼學的。應該重新思考,建立什麼形象更好,怎麼建立更好。我們是傳統的現代文化,是現代的傳統文化。你若問哪個好,我會說,隻要有效就好,沒效都不好。那教育方式具體如何創新?比如,我們說教學的問題。人的天性就是向往快樂,如果要去引導他進入真理,第一個就要給他快樂,要把學堂變天堂。

有四種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把學堂變成天堂,讓他們更好地學習。

第一是布施,給別人送禮。孩子每星期上課的時候帶著小禮物互相贈送一下,他自己學會布施,收到禮物的時候也感到歡喜。

第二是愛語,每天見麵說一句好話。放學的時候也專門用兩分鍾來祝福,不要一放學就沒人了。

第三是要學會減壓。孩子課業重,在功課之餘,可以帶他去喂喂螞蟻、小鳥、魚,行善會產生功德,也會給孩子帶來好運氣。

第四是要讓孩子學會放鬆。因為在放鬆的情況下,靈魂就活了,靈魂活了心就會活,心活了腦袋就會活,腦袋活了成績自然就會好。

孩子怎麼教

曾經有一位家長問我:“請問,我的小孩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我沒有回答她,反問道:“您複印過文件嗎?”

“複印過。”

“如果複印件上麵有錯字,您是改複印件還是改原件?”

那位家長回答:“改原件。”

我笑笑:“應該原件和複印件同時改,才是最好。”

父母就像原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等同於複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來,父母更是孩子的未來。如果父母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那麼孩子自然會留下問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承擔起孩子百分之百的責任,不要老去指責孩子。

一隻老母雞,去叫自己的小雞崽遊泳。它覺得自己不會遊泳,卻要孩子很快學會。在很多家長的感覺裏,自己是凡人,他卻要孩子像神仙。我們有很多父母是這樣的,然而最後的結果呢?

剩下的就是整天地挑剔。我曾見到過一位很能挑剔的父親,他告訴我,他挑剔孩子,把孩子挑剔得很痛苦,他都快崩潰了。我們天天挑剔孩子,你有沒有感受過孩子的體會?而孩子為什麼這樣,你看,我們自己不知道去照鏡子,原來是我們的責任。老是指責孩子,你為什麼不努力學習,你的成績為什麼這麼差?那如果我要去教孩子反駁你就好反駁了。對不對呀?孩子說,我想成績不好嗎?啊,我也想成績好啊。都怪你,把我生得這麼不好。成績不好我丟臉呀,成績不好我苦惱啊,成績不好老師不喜歡我啊,同學不喜歡我啊,是不是這樣的,成績不好,我未來命運不好啊,都怪你。你看,是不是講真話,這裏沒有孩子。所以,孩子的問題,百分之百絕對是父母的問題。你們覺得這個和尚用詞重複,百分之百了還加絕對,我是故意的,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特別地強調,就是父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