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它的企業中。當艾柯卡接管克萊斯勒的時候,他發現紀律的缺乏使這個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人們各行其是,沒有統一的標準。指揮無效正是導致公司瀕臨破產的根本原因。而在他采取了強化公司紀律的有力措施之後,這種情況就開始好轉起來,公司也恢複到正常的運行之路。
由此可見,一個團隊的組織和運行離不開紀律的約束,紀律是作風建設的保障,所以我們要注重培養職工的紀律意識。所謂紀律激勵法就是用紀律和製度來約束和規範執行者和操作者的行為的激勵方法。它是一種負激勵法,表現為隻罰不賞。因為遵守紀律是理所當然的。而不遵守紀律應當受到製裁和處罰。要發揮紀律的作用,需做到下麵兩點:
第一,紀律必須是多數人都能夠遵守的,即紀律要合情合理。反之,如果紀律不夠合情合理,不僅不能夠起到遵守紀律的目的,而且可能使職工產生對立情緒,出現負麵效應。
第二,隻罰不賞。由於所定紀律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因而大多數人都能遵守。這時,如果對遵守者都給予獎勵的話,就違背了獎勵的差異性原則,達不到激勵的作用。
所以,作為企業領導者,要想管理好企業,首先就要檢查企業是否有嚴明的紀律以及是否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嚴格的遵守。
一個團結協作、富有戰鬥力和進取心的團隊,必定是一個有紀律的團隊。同樣,一個積極主動、忠誠敬業的員工,也必定是一個具有強烈紀律觀念的員工。可以說,紀律永遠是忠誠、敬業、創造力和團隊精神的基礎。對企業而言,沒有紀律,便沒有了一切。
美國西點軍校非常注重對學員進行紀律鍛煉。為保障紀律鍛煉的實施,西點有一整套詳細的規章製度和懲罰措施。比如,如果學員違反軍紀軍容,校方通常懲罰他們身著軍裝,肩扛步槍,在校園內的一個院子內正步繞圈走,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幾十個小時。據說,艾森豪威爾到西點不久,就因為他的自由散漫而贏得了“操場上的小雞”的頭銜。原因是艾森豪威爾經常不得不接受懲罰,像小雞在田間來回走動一樣在操場上來回走步,隻是不如小雞那樣自由罷了。這樣的訓練整整持續一年,紀律觀念由此深深地根植於每個人的大腦中。同時,與之而來的,卻是每個人強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這是一些讓人受益終身的精神和品質。
再來看看偉大的巴頓將軍的例子吧,喬治·福蒂在《喬治·巴頓的集團軍》中寫道:
“1943年3月6日,巴頓臨危受命為第二軍軍長。他帶著嚴格的鐵的紀律驅趕第二軍就像‘摩西從阿拉特山上下來’一樣。他開著汽車轉到各個部隊,深入營區。每到一個部隊都要囉囉嗦嗦訓話,諸如領帶、護腿、鋼盔和隨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須之類的細則都要嚴格執行。巴頓由此可能成為美國曆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指揮官。但是第二軍發生了變化,它不由自主地變成了一支頑強、具有榮譽感和戰鬥力的部隊……”巴頓可以說是美國曆史上個性最強的四星上將,但他在紀律問題上,對上司的服從上,態度毫不含糊。他深知,軍隊的紀律比什麼都重要,軍人的服從是職業的客觀要求。他認為:“紀律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紀律隻有一種,這就是完善的紀律。假如你不執行和維護紀律,你就是潛在的殺人犯。”巴頓如此認識紀律,如此執行紀律,並要求部屬也必須如此,這是他成就事業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