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螢映雪

[釋義]利用螢火蟲的亮光和雪的反射光照明讀書。形容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勤奮讀書。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車胤傳》、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

[同義]鑿壁偷光

[例句]在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就給我們講囊螢映雪的故事,鼓勵我們學習前人刻苦讀書的精神。

[故事]晉代時,有個叫車胤的孩子,勤奮好學,但因家境貧圃,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夜裏無法讀書寫字。這個問題始終圃擾著他。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他有辦法解決了這個難題。那是一個夏天的晚上,車胤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見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靈機一動,心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裏麵,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真好像一盞燈籠似的。雖然不那麼明亮,但足可以看見字了。從此,隻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些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奮刻苦,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晉朝還有個叫孫康的,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油燈,隻能早早睡覺。他覺得就這樣讓時間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被雪映得比屋內亮得多。他不顧寒冷,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跺跺腳,搓搓手指。此後,每逢雪夜,他就不會放過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做了高官。

後來人們把這兩個故事聯係起來,便成了“囊螢映雪”這個成語。

弄巧成拙

[釋義]本想耍弄聰明,結景卻做了蠢事。

[出處]宋·佚名《宣和畫譜》

[同義]畫蛇添足

[例句]他本想借解釋這個成語典故表現自己知識的淵博,不料竟講錯了,反倒弄巧成拙。

[故事]在我國北乒R時期,曾有一位十分著名的畫家,名叫孫知微,他最擅長的是作人物畫。他筆下的人物各個都眉目傳情,栩栩如生,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和讚譽。因此來求他作畫的人不可勝數。

有一次,成都壽寧寺請他為寺院畫一幅《九曜圖》,這是一幅非常重要的作品。於是孫知微便認真細致地開始創作了。正當草圖剛剛畫完的時候,仆人告訴他有件要緊的事,需要他務必到場。由於這幅作品寺院催得很緊,可是身邊要緊的事情也不能放下。於是他便叫來了他的弟子們,對他們說:“這幅畫的輪廓我已經都畫好了,隻剩下著色的工作沒有完成了,我現在有事要去,這項工作對於你們來說是不會有任何圃難的,就交給你們了,我走了你們就動手著色吧。”

孫知微剛剛邁出大門,弟子們便開始準備著色工作了。正在這時,他們突然發現圖中的水星菩薩身邊的侍童手中拿著一個空的水晶瓶,不由得產生了疑問。其中的一個弟子說:“老師平時畫的瓶,總是要在上麵畫一束花的,這一次老師為什麼沒畫呢?一定是他急著要去辦事,忘了畫上,我們給畫上吧。”幾個弟子便一起動手,在瓶中畫了一枝粉紅色的蓮花。

孫知微回來後,發現侍童瓶中竟多出了一枝蓮花,弄得他哭笑不得,說道:“水晶菩薩的水晶瓶不是用來插花的,而是專門用來鎮妖伏魔的,你們真是弄巧成拙啊。這幅畫全讓你們給毀了。”

他的弟子們以為老師回來會誇獎他們一番的,不料卻闖了大禍,一個個目瞪口呆,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