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釋義]神通:指神奇的能力,形容本領高超。比喻各有各的本領,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競爭。

[出處]清·李綠園《岐燈》

[例句]在這次青工比武大賽上,各路生產能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令人讚不絕口。

[故事]八仙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八仙指的是呂洞賓、鐵拐李、韓湘子、張果老、漢鍾離、藍采和、曹國舅和何仙姑。據說他們本領高強又樂於助人,所以深得平民百姓的喜愛。

傳說八仙有一年應王母娘娘的邀請,去瑤池赴蟠桃盛會,哪知行至半途,被無邊的大海阻擋了去路。

此時,呂洞賓提議:“各位仙友,前方大海擋路,行路艱難,我們每人拿出一件法寶,丟入海中,方能平安抵達彼岸。”諸位神仙一致讚同。首先走出來的是鐵拐李,他雖然蓬頭垢麵,袒腹跛足,本領卻非同小可。隻見他拿出一個大藥葫蘆,揚手丟入海中,大藥葫蘆竟化作一葉龍舟,鐵拐李上了龍舟,乘風破浪渡過了大海。

韓湘子也毫不示弱,他緊隨鐵拐李之後,拋出一個花藍,隻見這隻花籃在水中飄飄悠悠,卻滴水不漏,韓湘子縱身飛上花籃,一邊招呼同伴,一邊飄過了大海。

其餘的神仙也都爭先恐後地拋出了自己的法寶,呂洞賓拿出一根簫,他騎在簫上如同騎在一匹駿馬上,顯得瀟灑飄逸:張果老從箱子裏取出一隻小紙驢,隻見他不慌不忙地平放在手中,輕輕地吹了一口氣,奇怪的事發生了,小紙驢竟然變成一隻活蹦亂跳的小白驢,張果老爬上驢背,小白驢立刻在海麵上跑了起來:藍采和拿出一付拍板,漢鍾離拿出一隻鼓,曹國舅取出一塊玉版,何仙姑拿出一個竹罩,他們也乘坐自己的法寶,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到達了彼岸。

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其他神仙都稱讚他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百廢俱興

[釋義]廢:廢置,荒廢;興:興辦。許多被廢置的事情都興辦起來。形容事業蓬勃發展。

[出處]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同義]方興末艾 欣欣向榮

[例句]新中國建立後不久,全國就出現了百廢俱興的繁榮景象。

[故事]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各地的考生從四麵八方彙集到京城參加麵試。一時間,各客棧人滿為患,平時一人一鋪也不得已改為二人一鋪,這可讓開客棧的小老板喜上眉耥。

且說這日正下著大雨,一家不起眼的客棧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店主忙派店小二去開門,打開門一看,是一名進京趕考的書生,此人便是河南來的舉子滕宗諒。店小二首先聲明:“本店現已客滿,如客官不嫌棄,可與別人擠一下。”滕宗諒無奈,隻得與同來赴考的河北舉子王扶辰同住一間小房裏。

半夜時分,店門又傳來急促的敲門聲,店主大喊道:“客棧已客滿,請另尋別的客棧吧!”敲門的書生答道:“夜色太晚,請暫住一宿,天明再另尋客棧。”極富同情心的河南舉子滕宗諒道:“既然天色太晚,而且又下著大雨,你不妨先到我的小房裏暫住一宿,等雨停了再從長計議。”

與他同住一室的湖北舉子王扶辰十分不悅,對店主嘁道:“快給我備車馬,我另尋客棧,免得妨礙別人發善心!”

後到的書生便是吳縣的範仲淹,也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清官。滕宗諒和王扶辰都考中了進士。後來,心胸狹窄的王扶辰當上了禦史中丞。滕宗諒在湖州任知府,範仲淹則任開封府尹,後升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即宰相),範仲淹不忘當年恩情,在皇上麵前力保滕宗諒,為天章閻侍製,二人都是為民造福的清官。

嫉賢妒能的王扶辰後來進讒言,將滕宗諒貶為嶽州知府。而滕宗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嶽州輕役薄賦,墾地勵農,做了不少有益百姓的好事;他還將麵臨洞庭湖的名樓嶽陽耬修葺一新,邀請好友範仲淹為嶽陽耬作記,便有了名傳千古的《嶽陽樓記》。

《嶽陽耬記》開篇幾句便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滕宗諒字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抱薪救火

[釋義]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魏世家》

[同義]飲鳩止渴 火上澆油

[反義]釜底抽薪

[例句]晚清政府為了苟安一時,拚命向國外列強奉獻大量的金銀珠寶,結果卻是抱薪救火,受害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