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聽了很掃興,但又不好反駁,隻好說: “你先回去吧!我再待一會兒。”
張良知道這件事,便也去勸劉邦說: “正是由於秦朝統治者荒淫無道,生活奢侈,追求這種享受,才引起了百姓的造反,您也才能在今天來到這裏。如果您不能勤勉、樸秦,一心隻想像秦二世一樣沉謎於享樂,這怎麼能行得通呢?俗語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樊將軍的話您聽了也許覺得不順耳,但
他的的確確是為您著想,希望您好好考慮可以聽從他的勸告。”
劉邦聽到張良的話,有如當頭棒喝,猛然醒悟,立刻離開了阿房宮,又命令將士也不許動宮中的一針一線,並且封上庫府,把所有兵將都撤回軍營。
接著,劉邦又向當地百姓宣布了約法三章,得到了秦地百姓的支持,也為自己以後打天下奠定了群眾基礎。
)5.擢發難數
[釋義]擢發:拔下頭發。就像拔下來的頭發數都數不清。形容罪行之多,無法計算。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同義]罄竹難書
[例句]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殘害中國人民的罪行,真是擢發難數。
[故事]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範睢的人,才華橫溢,機智善辯,被大夫須賈招為門客。
一次,範睢隨須賈出使齊國,遲遲沒有得到齊王的接見,須賈心中不滿。這時,須賈獲悉,齊王給範睢送去很多禮物,但範睢沒有收。須賈十分震驚,認定範睢串通齊王,做了出賣魏國利益的事情。其實,齊王不過是仰慕範睢的才能,想送些禮物表示敬意,並沒有什麼陰謀。
回到魏國,須賈向丞相魏齊報告說範睢通敵。魏齊不分青紅皂白,立即下令亂棍重責範睢。範睢被打得血肉模糊,沒了聲音。魏齊認為範睢已死,就令人把他扔到了廁所裏。
範睢其實並沒死,等他蘇醒過來後,便逃離魏國。投奔了秦國,改名張祿。秦昭王發現他才華出眾,極為賞識,任命他為秦國宰相。
就在範睢出任秦國宰相後不久,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範睢聽說後決定教訓他一下。他換上百姓的衣服,到須賈的住處鬧走。須賈見到範睢時,大吃一驚。範睢笑著上前打招呼,說自己正在泰國做小生意呢。須賈見範睢那副寒酸的樣子,便信以為真,還送了一件長袍給他。須賈說: “我這次來想求見秦國的宰相張祿,你要是有熟人,最好先為我引見一下。”範睢一口答應下來。
第二天,範睢坐著一輛華貴的馬車來接須賈。到了宰相府前,範睢說: “您等一會兒,我進去為您通報宰相。”可過了好長時間也沒動靜,須賈便下車問看門人說: “範睢怎麼還不出來呢?’’看門人一愣,問: “範睢是誰啊?”須賈說: “就是和我一起坐馬車的那個人呀!”看門人笑了: “大人,您弄錯了,那人是我們的張宰相!”
須賈頓時瞠目結舌,連忙跪著爬進府裏,向範睢請罪。範唯問他: “你知道自己的罪行有多少嗎?”須賈回答: “擢賈之發,以數賈之罪,尚末足也!”意思是拔下我須賈的頭發來數,也數不清我的罪狀。範睢聲色俱厲地說: “你的罪狀的確不少,但這次見麵你送我一件長袍,說明你還沒有完全忘記我們的交情。所以我放你一條生路,趕快回魏國吧!”須賈急忙磕頭拜謝,起身狼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