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劉波建議孝武帝應該怎樣治理好國家,怎樣使用人才,以及國家對外事務上的處理等問題。不幸的是,奏疏寫好不久,劉波就去世了。

)3.置之度外

[釋義]度:考慮。把它放在考慮的範圍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得失等放在心上。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傳》

[同義]置之不顧 置之腦後

[反義]忿忿不忘

[例句]為了援助被洪水圍困的災民,解放軍戰士奮勇向前,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故事]公元25年,31歲的劉秀在洛陽建立東漢王朝,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稱為光武帝。

這時,天下並不太平,仍有許多地方割據勢力與東漢政市又抗爭,自己稱王稱帝的很多。當時,除了光武帝外,東方皇帝劉永、蜀中皇帝公孫述、燕王彭寵、齊王張步、五郡大將軍竇融、西州大將軍隗囂等,或者擁有重兵,占據州郡,要和光武帝爭奪天下:或者表麵上表示臣服,但仍保留實力,伺機而動。

光武帝胸懷大誌,決心要統一全國。於是他搜羅人才,爭取民心,發揮他善於用人,善於用兵的才能,把劉永、李憲、盧芳、彭寵、張步、董憲等一個個消滅掉。接著,五郡大將軍竇融審時度勢,又歸附了光武帝。這樣,最後隻剩下西州大將軍隗囂和占據蜀中的公孫述了。

不久,光武帝派使者來歙去見隗囂,勸他臣服。隗囂表麵上向劉秀稱臣,並把兒子送到洛陽做官,迷惑劉秀。可心裏呢?還做著皇帝夢,想自己當皇帝。四川的公孫述自幣爾蜀王,擁兵幾十萬,盤踞險要山地,也是很難對付的。這是劉秀的兩塊心病,謀臣、武將們都勸他快些除掉。

劉秀自己卻另有打算。他知道自己的隊伍經過連年征戰,正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急需好好整頓、補充、養精蓄銳,然後再待機殲敵。因此,劉秀對左右的人說: “魄囂和公孫述這兩個人,已經沒有力量阻擋我統一全國了,姑且把這兩人放在一邊,先不去考慮吧!”

後來,劉秀招收了大批人馬,隊伍訓練得戰法純熟,又積蓄了足夠的糧草,才點將發兵。漢軍消滅了隗囂,又大敗公孫述,結束了20年的戰亂紛爭局麵。

)4.忠言逆耳

[釋義]忠言:忠告的話;逆耳:不順耳,不中聽。誠懇的規勸、批評一類的話聽起來很不舒服。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

[同義]良藥苦口

[例句]忠言逆耳,良藥利病,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故事]劉邦率兵進駐霸上,逼近成陽。此時的秦朝無力反抗,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隻好帶著兵符印信親自到劉邦那裏投降——秦朝滅亡了。

劉邦便進駐了秦都鹹陽。軍隊的將士們都被秦都的宮室、財寶所吸引,就連劉邦也為阿房宮的豪華富麗、美侖美奐所傾倒。宮殿裏的陳設、布置簡直讓出身貧賤的劉邦限花繚亂,而且到處都是如同天仙般的美女,讓他應接不暇。於是他一下子坐在秦二世的龍席上,再也不想動了,什麼雄心壯誌也都灰飛煙滅。

這時候,劉邦的部將樊噲闖了進來,他對劉邦說: “您是要長長遠遠地坐擁天下呢,還是隻想在這當一天的大富翁?秦朝為什麼會滅亡,還不是因為貪戀這些東西。如果您不想重走秦朝的老路,那麼我勸您還是快離開這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