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剛愎自用
[釋義]愎:固執。形容固執任性,不聽別人的意見。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
[同義]獨斷專行 我行我素
[反義]虛懷若穀 從善如流
[例句]老王一向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一點意見。
[故事]春秋時期,鄭國是中原的一個小國,經常受到大國的侵擾。
公元前597年春天,楚莊王率軍討伐鄭國,包圍了鄭國的都城。鄭襄公一麵派兵堅守,一麵派人向晉國求救。然而不久,鄭國失敗了,被逼無奈,隻好向楚國投降。雙方締結合約後,楚莊王退兵了。
就在這時,晉國出兵來救鄭國,領軍統帥是荀林父,副帥是先榖。當晉軍到達黃河邊上時,聽說鄭國已經與楚國講和,荀柿父就對先觳說: “我們來遲了,人家已經講和了,我們退兵吧。”但先榖不同意,他說: “不行!我們晉軍就是因為軍隊作戰勇敢,才幣爾霸諸侯的。現在碰上敵人不打就撤回,不就成了膽小鬼嗎?你們願意逃跑可以,但我絕不幹,那樣做還不如死去。”。說定。就帶領_部分軍隊渡過河,攻打楚軍去了。
楚莊王這時正在黃河邊休整,準備回國。聽說晉軍已渡過黃河,他更想早點離開,避免和晉軍發生摩擦。可是他的寵臣伍參卻說: “我了解晉軍的情況,他們的將領都是新派的,不能行使命令。尤其是副帥先榖,剛愎自用,不聽指揮。這一次,晉軍必敗無疑。再說您是楚國的國君,哪能一見敵人就倉皇退走呢?這祥的話,怎麼維護國家的尊嚴?”
楚莊王聽從了伍參的意見,下令軍隊向北移動,迎戰晉軍。不久,便將晉軍打得大敗。
)2.孤注一擲
[釋義]注:賭注:擲:擲骰子。將所有錢下注,一賭輸贏。比喻在危急時刻,用盡所有力量來完成最後一次冒險。
[出處]元·脫脫等《宋史·寇準傳》
[同義]鋌而走險 破釜沉舟
[例句]大火眼就要燒到他了,他孤注—擲地從窗戶跳了出去。
[故事]北宋真宗時期有一位宰相,名叫寇準,他精明強幹,很有治國的才能。
有一次,遼國發兵侵宋,一路上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河北的澶州。宋真宗看著自己的城池一座座地失守,心裏萬分焦急,召隼全體文武大臣不分晝夜地商討對策。後來宰相寇準說: “陛下,如今敵兵一路披靡,隻有陛下禦駕親征,才能鼓舞兵將們的士氣,殺退敵人。”宋真宗有點害怕,但考慮來考慮去也隻有這個辦法可行,便同意了。他親自到澶州督戰,宋軍果然士氣大振,人人拚死殺敵,不久,遼軍便被宋軍打跑了。
這次戰爭的勝利,使帛真宗更加信任和重用寇準。這卻引起了奸臣王欽若的妒忌,為了使寇準失寵,他費盡心思地想辦法。
有一次,王欽若陪宋真宗下棋,他突然想到一個離間真宗與寇準的好辦法,於是他故意連著輸了好多次,然後把自己剩下的所有錢都下了注。真宗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麼做,王欽若便對真宗說: “陛下,上次我們在澶州與遼兵作戰,您的做法不也和我現在的做法一致嗎?”宋真宗很納悶,便問道: “作戰與賭博怎麼會一樣呢?”王欽若心裏暗笑,回答說: “陛下,我們上次與遼軍作戰,開始不也是連連敗退嗎?而那時宰相寇準堅持要你禦駕親征,不就是拿你的生命當做賭注嗎?這就和我今天把錢全都壓上一樣,是孤注一擲啊!如果那次我們作戰失敗了,您也就有生命危險了。”
宋真宗昕了大怒,他認為寇準輕視自己的生命,拿自己的性命作賭注,實在是一種欺君行為,就下命令罷免了寇準的宰相之職.讓他去陝州當知府。
)3.掛羊頭,賣狗肉
[釋義]掛著羊頭,出賣狗肉。比喻用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做壞事。
[出處]戰國·佚名《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同義]名不副實
[反義]表裏如一 名實相符
[例句]一些奸商利用假廣告推銷偽劣產品,掛羊頭,賣狗肉,坑害老百姓。
[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靈公有個奇怪的癖好,喜歡看女人穿男人的衣服,打扮成男人的樣子,所以他讓宮中的女子都穿著男人的服飾。沒想到不久之後,全國的女子都穿上了男人的衣服。這樣一來,男女不辨,形成了一種很不自然的現象。
齊靈公也發現了這一點,他覺得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必須糾正。於是他派手下的官員去禁止此事,還特地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艾子穿男子衣服的,一經發現,就立刻撕破她的衣服、扯斷她的衣帶。”
讓齊靈公想不到的是,他雖然下了如此嚴厲的命令,仍有許多女子穿著男人的衣服,也有不少女子的衣服被撕破、衣帶被扯。斷,但他們仍然屢教不改,照樣穿上男人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