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步當車

[釋義]安:安詳,從容;步:步行。慢慢地步行,代替坐車。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

[例句]王老師家離學校很近,每天上下班都是安步當車。

[故事]戰國時期的齊國名士眾多,其中有一個叫顏斶的人。

一次,顏斶受到齊宣王的召見。但他並沒有因為受到國君的召見而沾沾自喜,而是從容不迫地來到皇宮。當他走到離齊宣王很近的時候,就停止不走了。齊宣王感到很奇怪,就對顏斶垂問道: “顏斶,你怎麼不過來昵?”

顏斶卻一動也不動,衝著齊宣王嘁道: “大王,你走到我這裏來。”

齊宣王聽了,大怒失色。旁邊的大臣紛紛指責顏斶說: “顏斶,你也太狂妄了!大王是一國之君,你是一介臣民,怎麼可以不顧禮節,讓大王走到你的麵前呢?”

顏斶不慌不忙地答道: “如果我走到大王麵前,那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到我麵前來,說明大王禮賢下士……”

齊宣王惱羞成怒地大聲喝問: “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斶神色坦然地說: “當然是士人尊貴!大家是否還記得,從前秦國攻打齊國的時候,秦王曾下過一道命令:凡是敢在名士柳下季墳墓周圍五十步以內砍紫的,格殺勿論!同時還有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的頭,就封他為萬戶侯,賞賜黃金二萬兩。這不正說明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不如一個死了的名士的墳墓重要。”

齊宣王無言以對,大臣們則過來解圍: “顏斶呀,你一個尋常臣民,竟然這樣狂妄,快向大王賠禮……”

顏斶厲聲駁斥道: “從前的大禹成為天子之前,也是一介草民,但他十分尊重名士,所以當時的國家很強大,所以君主要向地位低下、但有才能的人學習。”

宣王聽了,感到羞愧,就主動走到顏斶的麵前,並邀請道:“請你住在我的皇宮裏,我讓你榮華富貴,你輔佐君主,也留芳百世。”

顏斶卻辭謝說: “玉,原來產於山中,一旦用它雕刻器物,它仍然名貴,但失去了本來麵貌。士人即使在山野,饑餓時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也會像坐車一樣;清靜自在地度日,也會很快樂的……”

按圖察驥

)2.按圖索驥

[釋義]按:依照;索:尋求;驥:好馬。按照圖像尋找好馬。比喻做事脫離實際,拘泥教條,不知變通。也指按照線索去尋找某一事物。

[出處]明·楊慎《藝林伐山》

[同義]刻舟求劍

[反義]通權達變

[例句]公安幹警們按圖索驥,終於把那個販毒集團的老窩搗毀了。

[故事]伯樂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位十分著名的相馬專家,他對馬有著十分深入的研究,輕易便可分出馬的品種、優劣。所以找他相馬的人特別多,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伯樂為了能使自己的本領流傳下去,就寫了許多關於相馬的書。恰巧他的兒子也對此十分熱衷,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像父親一市羊成為萬眾矚目的相馬專家。於是他整天吊在父親的書房裏,把父親所著的相馬的書背得爛熟於心。伯樂看見自己的兒子如此用功,十分欣慰,認為自己後繼有人了。

有一天,兒子得意揚揚地告訴父親: “您的本領我已完全學到了,我希望能為您去尋找一匹千裏馬。”伯樂聽了也十分高興,就答應他了,兒子興高采烈出門去了,伯樂在家裏滿懷期待地等著。

兒子在外麵十分努力地尋找。有一天,在池塘邊他終於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千裏馬”了:額角高高的,眼睛又大又亮,炯炯有神,四隻“蹄子”也又闊又大,特別是一叫起來底氣十足,四“蹄”一躍有如騰空,這不就是書中所描繪的千裏馬嗎?兒子興奮不已。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突然撲了上去,雙手緊緊抓住了他的“千裏馬”,也顧不上一身的泥水,興衝衝地跑回家去。

這天,伯樂正在家裏看書,突然聽到門外兒子的喊聲: “父親,快來看呀,我找到了一匹上好的千裏馬。”伯樂喜出望外,急走出門,不禁一愣,隻見兒子一身泥水,神情激動地捧著一隻癩蛤蟆。伯樂真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於是搖搖頭,歎了一口氣說: “你這匹‘千裏馬’要人如何去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