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20世紀敦煌漢文摩尼教寫本研究述評(3)(1 / 3)

馬小鶴:《摩尼光佛考》,《史林》1999年第1期,11-82頁;《摩尼教宗教符號“大法藥”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4卷,1999年,145-163頁;《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中的“大醫王”比較研究》,刊餘太山主編《歐亞學刊》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243-258頁。

芮傳明《摩尼教文獻所見“船”與“船主”考釋》,《歐亞學刊》第1輯,223-242頁。

孫修身先生年表(附著作目錄)1935年6月26日出生於河南省滎陽縣。

1942年-1946年就讀於河南省滎陽縣方靳寨村小學(初小)。

1946年-1948年就讀於河南省滎陽縣長春觀小學(高小)o1948年-1951年就讀於河南省滎陽縣馬古中學。

1952年-1955年就讀於河南省滎陽縣六中(髙中)。

1955年-1959年就讀於西北大學曆史係考古學專業。

1959年-1962年分配到西北民族學院曆史教研室任教。

1962年-1963年先後被被下放到張掖地區臨澤縣進行勞動改造,先在中學當老師,後又在糧食局、水利局工作。

1963年調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從事管理保護洞窟兼講解工作。

1964年“四清”運動時被下放到敦煌縣南湖鄉搞幫教。

1966年-1976年管理洞窟,並收集資料。

1977年調入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室工作。

1981年發表論文《於闃媲摩城、坎城兩地考》(《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自此至2000年1月16日逝世止共發表論文90餘篇,專著3種。

1983年參加在蘭州、敦煌兩地同時舉行的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與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

1985年參加在日本舉行的國際交流美術史會議。

1987年參加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同年至1992年任敦煌市政協委員;《唐代瓜州晉昌郡、郡治及有關問題考》獲甘肅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1988年參加於北京舉辦的敦煌吐魯番學學術討論會。

1989年在敦煌研究院為美國學生講演。1988年至1993年任文博專業副研究館員。

1990年參加敦煌學國際討論會,發表論文《試論瓜沙曹氏與回鶻之關係》。

1991年-1992年在北京第一外國語學院學習日本語。2月17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敦煌壁畫樂器複製仿製鑒定會。

1993年赴日本參加學術交流,被東京藝術大學聘為客座教授,3月評審通過獲文博專業研究館員資格,7月任職石窟考古業研究館員。

1994年參加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

1995年9月參加大足石刻研究會第四屆年會;被聘為甘肅省文博專業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

1996年12月被聘為甘肅省文博專業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

1997年在延安大學講演《從石窟藝術看佛教的中國化》;6月被西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1998年被西北大學聘為中外關係史專業兼職硬士生指導教師。6月為美國西北大學學生講《報父母恩重經)。

1999年參與香港編輯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之《佛教東傳故事畫卷10月,參加香港創價學會,獲香港SGI獎。

附:孫修身先生論著目錄專著1.(王玄策事跡鉤沉),烏魯木齊.新匿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2.《敦煌石窟全集佛教東傳故事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3-《灑泉史話)(參編),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7年。

4.《敦煌與絲綢之路交通研究),即將由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論文

1《(瓜沙曹氏年表補正)之補正》(與賀世哲合作),《甘肅師大學報》1980年第1期,第72-81頁(收人《敦煌學文選)(上),蘭州大學編印,1983年,第148-168頁;《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曆史卷)第1冊,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90-502頁)

2.《於闃娘摩城、坎城兩地考),《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第67-72頁3.《從(張騫出使西域圖)談佛教的東漸),《敦煌學輯刊)第2集,1981年,第128-131頁4.(莫高窟佛教史跡畫介紹)(一),《敦煌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2-353頁5.《瓜沙曹氏與敦煌莫高窟》(與賀世哲合作),《敦煌研究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0-272頁6.《莫高窟佛教史跡畫介紹)(二),《敦煌研究)試刊第1期,1981年,第98-110頁7-《施寶瑞像故事),《飛天)1982年第1期,第97-98頁8-(張淮深之死再議),《西北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2期,第33-41頁9.《阿育王石柱),《陽關)1982年第2期,第52-53頁10.《敦撞三界寺),《甘肅省曆史學會論文集),甘肅省曆史學會編印,1982年,第173-183頁(收人《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第1冊,第51-62頁)11.《淺說胡騰舞),《飛天)1982年第11期,第91-92、96頁12.《雙頭瑞像),《陽關)1982年第3期,第45-48頁13.《從莫高窟的文物資料看中尼人民的傳統友誼:),《蘭州學刊》1982年第1期,第66-69頁14.《莫高窟佛教史跡畫介紹)(三),《敦煌研究》試刊第2期,1982年,第88-107頁15.《莫高窟佛教史跡畫介紹》(四),《敦煌研究》創刊號(總第3期),1983年,第39-55頁16.《(涼州禦山石佛瑞像因緣記)考釋)(與黨壽山合作),《敦煌研究》1983年第3期(創刊號),第102-107頁17.《劉薩訶和尚因緣故事》,《陽關》1983年第1期,第71-73、79頁18.《敦煌石窟(臘八燃燈分配窟龕名數)寫作時代考),《絲路訪古》,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9-215頁19.《談與瓜沙曹氏世譜有關的幾個問題》,會科學》(甘肅)1983年第5期,第113-118頁20.《敦煌李姓世係考》,《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第36-47頁21.《古涼州番禾縣調查記》,《西北民族文叢》1983年第3期,第147-154頁22.《斯坦因(千佛圖錄)圖版十三內容考釋》,《西北史地》1984年第2期,第87-94頁23.《斯2614號卷寫作年代的考定》,《敦煌學輯刊》1984年第1期,第41-44頁(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第2冊,第138-142頁)24.《莫高窟佛教史跡故事畫內容考釋》(五),《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總第5期),第63-70頁25.《敦煌遺書P.2992號卷(沙州上甘州回鶻可汗狀)有關問題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4期,第80-85頁26.《劉薩河和尚事跡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石窟藝術編)(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2-310頁(收人《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第2冊,第131-157頁)27.《莫高窟(法華經觀音普門品)研究》,《國際交流美術史研究會第六回夕)術夕了A-觀音尊像匕變相》,神戶,1985年,第18-26頁28.《敦煌佛教藝術與古代於闃》,《新疆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第52-59頁29.《佛教史跡故事畫介紹》(六),《敦煌研究》1986年第2期,第30-35頁30.《肅北縣一個廟石窟考察簡記》,《敦煌研究》1986年第2期,第108-109、67頁31.《莫高窟的壁畫藝術(元代)》,《敦煌藝術小叢書》之13,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32-《唐代瓜州晉昌郡郡治及其有關問題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3期,第8-17頁(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地理卷》第2冊,第341-352頁)33.《莫高窟第76窟(八塔變相)中現存四塔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4期,第37-46頁.(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考古卷》第2冊,第129-140頁)34.《莫髙窟的佛教史跡故事畫》,《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四),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04-213頁35.《敦煌壁畫中的(法華經觀音普門品)探討》,《絲路論壇》1987年第1期36.《莫髙窟佛教史跡畫內容考釋》(七),《敦煌研究》1987年第3期,第35-42頁37.《瓜、沙曹氏卒立世次考》,《鄭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第15-22頁38.《敦煌遺書伯三〇一六號卷背第二件文書有關問題考》,《敦煌學輯刊》1988年第1-2合期,第25-43頁(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民族卷》第2冊,第42-65頁)39.《莫髙窟佛教史跡畫內容考釋》(八),《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第3-8頁40.《從敦煌壁畫談“對鏡帖花黃”》,《絲路論壇》1988年第1期,第51-53頁41.《佛教史跡畫內容考釋》(九),《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第26-35頁42《跋敦煌遺書伯2992號卷背幾件文書》,《新疆文物》1988年第4期,第45-54頁(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民族卷》第4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