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人們總是強調自主創業,但如今這種觀念正在改變,人際關係在創業中的作用逐漸加大,人脈圈日益成為創業信息、資金、經驗的“蓄水池”,有時甚至在商業活動中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神奇功效。在當今提倡合作雙贏的時代,過去那種單槍匹馬的創業方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需求。擴大社交圈,通過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尋求更大發展,日益成為成功創業的捷徑。
7.合作能力——趨時避害形成合力
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季琦告訴青年創業者,“攜程網”的成功,除了抓住當初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契機,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是關鍵。“攜程網”的團隊成員來自美國Oracle公司、德意誌銀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術、管理、金融運作、旅遊的完美組合。大家在一起創業,分享各自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避免了很多創業的“雷區”。
8.創新精神——創業成功的維生素
“金利來”領帶的創始人曾憲梓說:“做生意要靠創意而不是靠本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缺乏創新的企業很難站穩腳跟,改革和創新永遠是企業活力與競爭力的源泉。
9.魄力——該出手時就出手
商海女傑菲奧裏納在麵對戴爾、IBM等領先者時對惠普員工說:以前我們要做到95分才推出,現在我要求80分時就推出,然後慢慢改進;以前是瞄準、準備、開火,在網絡時代裏,瞄準了就要開火,沒有時間準備。在創業界,往往是風險與機會並存。創業者必須善於發現新生事物,並對新生事物有強烈的探求欲;必須敢於冒險,即使沒有十足把握,也應果斷地嚐試。
10.敏銳眼光——識時務者為俊傑
生意場上,眼光起了決定性作用。很多資金不多的小創業者,都是依靠準確抓住某個不起眼的信息而挖到“第一桶金”的。市場經濟剛起步時,機會特別多,好像做什麼都能賺錢,隻要你有足夠膽量和能力。但如今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有人做,激烈的市場競爭宣告“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時代”。因此,創業機會必須靠創業者自己發掘。
不要讓形式上的差異,掩飾蓋了本質上的相同
在一座寺廟裏,住著一位老和尚和他的兩個徒弟。
一次,兩個徒弟看到屋裏飛進一隻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飛,卻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擋住了,一次次徒勞地摔下來。
徒弟甲說:“這隻蜜蜂真是愚蠢,既然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為什麼還要做努力呢?它這樣做,即使飛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功。”他從中得到領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強求,該放手時就放手。
徒弟乙說:“這隻蜜蜂真頑強,它那麼勇敢,失敗了也不屈服。”他也從中得到啟示:做人就應該像蜜蜂那樣,鍥而不舍,敗而不餒,百折不回。
於是,兩個爭執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他們隻好去找師父來評理:“我們的觀點,究竟誰的才是正確的呢?”
老和尚說:“你們誰都沒錯。”
兩個徒弟不解,心想,怎麼可能兩種觀點都對呢?難到師父是故意做好人,不讓我們再爭執了?老和尚早就看出了他們的心思,他微笑著,拿出一塊大餅,吩咐他們把大餅居中切開。徒弟二人照做了。
老和尚問;“兩個半塊餅,你說哪半塊好,哪半塊不好?”
他們回答不出。
老和尚說:“你們總是看到相異的地方,而沒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異掩蓋了本質的相同。”
佛在心中
的確,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兩個方麵。看問題不要隻看到一方麵。許多表麵看似相同,可能實際是相殊甚遠,而表麵相殊的,倒可能有質的相同。生活中的不少錯誤有時就是因為看不到這一點而產生的。在看待問題時,盡量從不同的角度多想一想,全麵地看問題,就能夠避免許多錯誤。
【人間世態】
有些話說還是不說
林潔到公司一年後,就萌生了離職的想法。因為這個家族企業的人際關係太複雜,每個部門都有老板的親友,同事們平時很少溝通,好像互相都防著似的。
剛到公司的時候,林潔提交了一份財務計劃,其中談到銷售部門的費用過高。第二天銷售部經理助理就來找她談話,希望她能“實事求是,不要隻盯著費用,應該把效益和費用結合起來考慮問題”。林潔被這次談話弄得不明所以,後來才搞清楚,原來銷售經理是老板的表弟。自己部門的工作問題,就更大了。財務部經理是老板的妹妹,她仗著自己的特殊身份,一攬公司的財務大權,而且還做了許多不符合財務規範的事情。這些,林潔都看在眼裏,也非常清楚長此下去會對公司會造成危害。可是,礙於她的特殊背景,林潔不知道該跟誰說,隻有自己鬱悶的份兒。直到遞交辭職報告的時候,林潔還在為一個問題搖擺不定:說還是不說?公司的管理存在漏洞,尤其是財務方麵,老板是因為對外人不放心才用自己妹妹的,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適得其反,使員工與老板之間隔了一道天然屏障。如果不說,問題會越積越多,終究要出大麻煩;可是如果說了,老板會相信嗎?——她畢竟是個“外人”。再說,如果這些事情傳出去,對她再找工作也不一定有好處,因為做財務工作是最忌諱“多說話”的。最後,林潔還是選擇了緘默。職場險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說既然自己已經選擇離開,原公司的好壞跟自己也沒什麼關係了,何必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呢?但緘默的林潔,並沒有因此而平靜,內心的掙紮總是撕扯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