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夜,瘦僧人都在等待鬼的出現。就在胖僧人正要開門進房休息時,瘦僧人心裏想:鬼來了!胖僧人心裏也想:鬼在裏麵!於是,胖僧人拚命地推門,想一探究竟,瘦僧人害怕死命地抵住門……
最後,胖僧人破門而入,瘦僧人便猛力地打胖僧人,而胖僧人也極力地反擊。彼此糾纏扭打成一團。直到天亮,兩人相視,才知道原來是舊友,
佛在心中
想一想,我們是否常因自己的揣測而對別人產生種種猜忌和誤會?是否常因別人的一句話而開始想東想西,疑神疑鬼?感覺有鬼,是因為心中有鬼念。這鬼念便是猜忌諱、不安、恐慌等。隻要心中一團浩然正氣,鬼自然無生存之處。
【人間世態】
睡覺不敢關燈
四歲那年,小雅的弟弟出生了,從此她不再享有被媽媽摟著睡覺的待遇,而那時村裏樹林茂密,幾乎每天夜裏都有狼來活動,大人自是熟悉了狼的叫聲,不以為然,但年幼的小雅每每聽到後卻毛骨悚然。於是,她漸漸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睡覺必須開著燈。有時,爸媽看她睡著了,就把燈關掉。但敏感的小雅一旦意識到燈被關掉了,就會立刻醒來,並要求爸媽不要關燈。成家後,小雅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依然不敢關燈睡覺。老公每次上夜班,她都會覺得夜晚特別難熬。一關燈,她就會覺得在不可知的黑暗中會有鬼怪跑出來,特別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更是怕得受不了,躺在床上一動都不敢動。所以有時候她會起床玩電腦遊戲,直到困得不行了才去睡。
安心釋語
有些人怕水,有些人恐高,還有些人連自己怕什麼都不清楚,而隻能籠統地說:“我怕黑。”其實怕黑的感覺不是來自黑暗,而是另有原因和情況。心理學上認為,“黑暗”隻是常見的害怕的感覺的一種而已。害怕在形成之後,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退。但對於有些人來說非但不會消退,害怕的程度反而會更加嚴重,久之則會形成“恐懼症”,進而影響人格發展與日常生活行為。
麵對因恐懼而產生的情緒反應,你可以試著以簡單的思考方式,了解自己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如害怕黑暗,應讓自己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麵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覺,應先讓自己看清楚陰影的真麵目。同時可以借父母親友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給的安全感,消除恐懼。
你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睡前看看電視或書,內容應該是自己喜歡的,積極向上的,時間不要太長,之後關燈閉上眼想一想剛才看過的情景。或者在睡前和自己心愛的人或喜歡的好朋友聊聊天。
佛心故事
不播種就沒有果實
從前,一個窮漢每天都在地裏勞作。有一天,他突然想:“與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佛祖祈禱,請他賜給我財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為自己的想法得意,於是把弟弟喊來,把家業委托給他,又吩咐他到田裏耕作謀生,別讓家人餓肚子。交待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後顧之憂了,就獨自來到一座寺廟,為佛祖擺設大齋,供養香花,不分晝夜地膜拜,畢恭畢敬地祈禱:“佛祖!請您賜給我現世的安穩和利益啊,讓我財源滾滾吧!”
佛祖聽見這個窮漢的願望,內心暗自思忖:“這個懶惰的家夥,自己不工作,卻想謀求巨大財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積功德,那麼,方便給他些利益也未嚐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為,根本沒有布施的功德,也沒有半點因緣,現在卻拚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樣苦苦要求,也是沒有用的。但是,若不給他些利益,他一定會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讓他死了這條心吧。”
於是,佛祖就化作他的弟弟,也來到這座寺廟,跟他一樣祈禱求福。
哥哥看見了,不禁問他:“你來這兒幹什麼?我吩咐你去播種,你播下了嗎?”
弟弟說:“我也跟你一樣,來向佛祖求財求寶,佛祖一定會讓我衣食無憂的。縱使我不努力播種,我想佛祖也會讓麥子在田裏自然生長,滿足我的願望。”
哥哥一聽弟弟的祈願,立即罵道:“你這個混賬東西,不在田裏播種,想等著收獲,實在是異想天開。”
弟弟聽見哥哥罵他,卻故意問:“你說什麼?再說一遍聽聽。”
“我就再說給你聽,不播種,哪能得到果實呢!你不妨仔細想想看,你太傻了!”
這時佛祖才現出原形,對哥哥說:“誠如你自己所說,不播種就沒有果實。想要得到,你必須先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