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個案件(1 / 3)

1.暴雪封山

鬆針裹著雪粒子砸在車窗上,陳青陽把凍僵的手指往羽絨服袖口裏縮了縮。中巴車在盤山路上顛簸,車載廣播滋啦滋啦地報著寒潮預警。

\"各位同學,前麵就是歸林山莊。\"帶隊的張教授扶了扶眼鏡,\"這次調研重點是冬季護林員...\"

陳青陽的視線突然被反光鏡吸引——後座那個穿貂皮大衣的胖子正在發抖。這人從省城上車時就抱著個鼓鼓的公文包,食指上的翡翠扳指硌得拉鏈嘩嘩作響。

\"周總,您的參茶。\"斜刺裏伸出一隻凍得發紅的手,青花瓷杯沿還沾著水鏽。端茶的服務生右腿有些跛,藏青色製服領口露出半截暗紅色疤痕。

胖子剛要接茶杯,車身猛地一顫。漫天雪幕中,一株紅鬆突然攔腰折斷,枝椏間赫然吊著個草編人偶。陳青陽看見人偶胸口插著三根鬆針,針尖凝著暗紅色冰晶。

\"要出事。\"副駕駛座傳來沙啞的聲音。穿舊軍大衣的老頭正用火柴點煙,火光映出他虎口褪色的藍鷹紋身。陳青陽記得驗車時瞥見過他行李裏的銀色警徽。

山莊大廳的壁爐劈啪作響時,窗外已成了白茫茫的牢籠。陳青陽搓著手看牆上的合影,1991年省先進企業頒獎照裏,年輕版的周振海正和某個穿白大褂的人握手。

\"同學,小心茶涼了。\"

陳青陽轉身撞上林雪托盤裏的參湯。滾燙的液體潑在波斯地毯上,他瞥見托盤底部粘著片枯黃的鬆果瓣。正要細看,頭頂水晶燈突然爆出電火花。

黑暗降臨的瞬間,二樓傳來瓷器碎裂聲。手電筒光束交錯中,周振海癱坐在檀木椅上,貂皮大衣前襟灑滿碧螺春。他麵前的黃花梨案幾上,躺著枚用血描出年輪的鬆果。

\"裝神弄鬼!\"周振海抓起鬆果砸向壁爐,翡翠扳指在火光中泛著冷光。陳青陽蹲身去撿碎片,卻發現爐灰裏混著些亮晶晶的粉末。

子夜時分,柴油發電機的轟鳴吞沒了風雪聲。陳青陽數著走廊第七塊吱呀作響的地板,忽然聽見觀景台傳來重物墜地聲。他踹開雕花木門的刹那,寒潮卷著雪花撲進來。

周振海仰麵倒在落地窗前,心口插著的手術刀柄還在微微顫動。窗外積雪平整如初,老式月牙鎖從內側扣得嚴絲合縫。陳青陽摸到他僵直的手指間,半張燒焦的合照正被鮮血慢慢洇透。

2.雪地密室

柴油發電機的嗡鳴聲突然停了。

陳青陽保持著踹門的姿勢僵在原地,手中應急燈的白光正好照在周振海扭曲的臉上。手術刀沒入心髒的角度微微上挑,刀柄處的防滑紋裏卡著半片鬆果鱗瓣。

\"都別動!\"軍大衣摩擦聲從身後傳來,王建國擠進觀景台時帶進一股子煙味。他掏出證件的手勢有些遲緩,塑封套邊緣還沾著方便麵油漬——\"北江市局刑偵顧問\"的字樣在燈光下泛黃。

陳青陽注意到老刑警的左手始終插在衣兜裏。當他蹲下檢查屍體時,陳青陽看見那枚警徽在他指縫間閃著暗光,編號開頭是早已廢止的\"82\"打頭。

\"門窗都是月牙鎖。\"林雪的聲音在發抖。她不知何時跟了過來,圍裙下擺蹭到了窗台上的雪。陳青陽伸手試了試青銅鎖扣,冰涼的金屬表麵結著層薄霜。

王建國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警徽當啷掉在波斯地毯上。陳青陽彎腰去撿的刹那,發現鎖孔內側有細微的金屬刮痕,像是被什麼鉤狀物反複摩擦過。

\"小同誌。\"王建國用皮鞋尖點點天花板,\"搭把手?\"

陳青陽會意地踩上紅木茶幾。積灰的歐式吊燈上,三根鎏金鏈條中有根繃得筆直。他摸到鏈條連接處的卡扣,指腹沾上了銀灰色的粉末——和壁爐裏發現的亮晶晶的物質一模一樣。

\"十二點零七分停電,十二點四十分發電機啟動。\"方文娟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白大褂口袋裏露出半截懷表鏈,\"死亡時間在體溫未完全流失前,也就是...\"

她的話被突然亮起的水晶燈打斷。恢複供電的瞬間,陳青陽看見觀景台東南角的銅製火盆裏,幾塊未燃盡的灰白色塊狀物正冒出詭異的氣泡。

趙明遠的尼康相機突然閃了下快門。陳青陽轉頭時,這個財經記者正對著火盆對焦,鏡頭卻微妙地偏向了牆角的保險櫃。櫃門虛掩著,露出半截燒焦的賬本。

\"讓讓!\"李秀雲粗啞的嗓音破開人群。她端著的醒酒湯潑灑在地毯上,陳青陽聞到濃烈的當歸味裏混著一絲苦杏仁氣息。這個廚娘俯身擦拭時,圍裙口袋裏的雕花銀匙叮當墜地,匙柄上刻著個褪色的\"周\"字。

王建國突然用警徽劃開死者右手,半張燒焦的照片粘在掌心。陳青陽湊近細看,1991年的領獎台上,穿白大褂的男人胸口別著\"省二院方景明\"的工牌——正是方文娟父親的名字。

窗外傳來雪層坍塌的悶響。陳青陽轉頭瞬間,應急燈照亮了林雪的後頸——那道暗紅疤痕的紋理,竟與照片裏燒傷工人的創麵驚人相似。

\"勞駕。\"王建國用鑷子夾起塊灰燼,\"小陳同誌,你們學校實驗室教過幹冰鑒別吧?\"

陳青陽尚未答話,整座山莊突然再次陷入黑暗。在女人們的尖叫聲中,二樓傳來重物拖拽聲,像是有人正把什麼金屬物件在地板上緩緩拉動。

3.血色往事

黑暗持續了二十三秒。

陳青陽摸到牆邊時,聞到了鬆節油燃燒的味道。應急燈重新亮起的瞬間,他看見趙明遠正把存儲卡塞進襪筒,相機裏還殘留著保險櫃編號的特寫。

\"是備用電路跳閘。\"林雪攥著工具箱的手指發白,她維修電箱的動作熟練得反常。陳青陽注意到工具箱第二層放著把斷齒的銅鑰匙,匙柄纏著褪色的紅繩。

王建國突然用警徽撬開觀景台地板,黴味湧出的刹那,陳青陽看見成捆的鬆果包裝紙。1991年的印刷體還印著\"長白山鬆仁加工廠\"字樣,質檢欄簽著周振海的花體簽名。

\"十年前臘月初八,\"趙明遠擦拭著鏡頭,\"這裏燒死了七個夜班工人。\"他的快門忽然對準林雪,\"聽說唯一逃出來的,是個十四歲的女孩?\"

青瓷茶盞應聲而碎。林雪蹲身收拾碎片時,後頸的疤痕完全暴露在燈光下——那是典型的火焰舔舐狀燒傷,邊緣還留著帆布麵料壓印的紋路。

陳青陽想起法醫學課本上的案例圖。他剛要開口,廚房方向突然傳來重物倒地聲。眾人趕到時,李秀雲正舉著剁骨刀站在冷庫門前,案板上的鱈魚凍得像塊青石。

\"有...有東西在冷庫裏動。\"廚娘的聲音帶著關外口音。陳青陽接過手電照向結霜的玻璃,在霧氣朦朧的室內鏡麵上,發現數道新鮮抓痕——高度正好是孩童的身量。

方文娟突然用鑷子夾起塊冰渣:\"這不是普通的霜,是幹冰升華後的碳酸鈣結晶。\"她轉向王建國,\"您當年參與過火災調查?\"

老刑警的咳嗽聲在冷庫回蕩。陳秀陽瞥見他軍大衣內袋露出半截卷宗,焦黃的封皮上隱約可見\"12·8特大火...\"的字樣被黑筆重重劃去。

回到大廳時,趙明遠正在翻拍牆上的營業執照。陳青陽突然按住他手腕:\"改製時間是1993年1月,但火災發生在1991年冬。\"閃光燈亮起的瞬間,執照玻璃框反射出李秀雲的身影——她正用雕花銀匙撬動周振海生前常坐的沙發。

\"刺啦——\"

真皮裂開的聲響驚動了所有人。李秀雲顫抖著從海綿墊裏抽出半本焦黑的賬冊,1991年11月的流水頁上,周振海的名字反複出現在\"消防設備采購\"欄,金額卻比市場價低了七成。

林雪突然發出幼獸般的嗚咽。她撕開製服袖口,露出小臂內側的條形碼烙印:\"這是當年童工的身份編號...我們每晚被鎖在烘幹車間...\"

話未說完,二樓傳來掛鍾報時的轟鳴。陳青陽數著鍾擺聲衝向聲源,在古董鍾的黃銅底座裏摸到個暗格。推開滑蓋的刹那,半枚染血的校徽掉在手心——北江市第二中學2000屆,正是他所在的年級。

4.雙重殺機

解剖刀劃開皮肉的聲音很輕,卻讓陳青陽想起小時候撕開數學試卷的聲音。方文娟的白大褂下擺沾著血珠,醫用鑷子夾起的心髒切片在應急燈下泛著詭異的青灰色。

\"死者攝入過氰化物。\"她突然轉頭看向李秀雲,\"廚房最近進過苦杏仁?\"

廚娘手裏的銀匙當啷墜地。陳青陽彎腰去撿時,發現地磚縫裏嵌著半粒白色藥片——和他今早在王建國保溫杯旁看到的一模一樣。

\"我的解剖包被人動過。\"方文娟突然扯開器械盒,三把手術刀整整齊齊躺在凹槽裏,唯獨缺少12號柳葉刀。陳青陽注意到盒蓋內側有淡黃色膠痕,像是撕掉了什麼標簽。

王建國的咳嗽聲從走廊盡頭傳來。陳青陽貼著牆根挪過去時,聽見老刑警在打電話:\"...當年的名單必須...\"對方掛斷的忙音裏混著磁帶轉動的沙沙聲。

推開虛掩的客房門,陳青陽看見行李箱夾層露出的卷宗一角。1991年火災報告第17頁用紅筆圈著\"通風管道違規改造\",而證人簽字欄裏,\"王振國\"三個字被塗改成\"王建國\"。

\"小陳同誌對舊案子感興趣?\"

陳青陽猛地轉身,王建國的警徽正抵在他後腰。老刑警用打火機燎著卷宗邊緣,火光中浮現出隱形墨水寫的數字——正是冷庫門鎖密碼。

\"當年七個死者裏,\"王建國突然劇烈咳嗽,\"有個女工抱著孩子燒成了炭...\"他掀開左臂衣袖,藍鷹紋身覆蓋著大麵積燒傷疤痕,\"那孩子手腕上戴著銀鐲,刻著u0027周府長命u0027。\"

整座山莊突然震顫起來。陳青陽撲到窗前,看見積雪崩塌露出半截鐵軌——正是當年加工廠運送鬆果的專用軌道。生鏽的枕木間,幾枚帶血的鬆果排成箭頭形狀,指向後山亂葬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