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重返古巴比倫(3 / 3)

當然,要提起巴比倫的成就,無人能及的就是空中花園。相傳空中花園的修建,是尼布甲尼撒國王為了愛妻修建的。這座空中花園呈現立體結構,共7層,高25米。龐然大物巋然不動,且用石柱支撐。每層都栽滿奇花異草,招來無數的蝴蝶和蜜蜂。正是獨具匠人,才使它成為七大古跡之一。

鬥轉星移,曆史的車輪不分晝夜地前行。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戰勝波斯人,兩河流域成為阿拉伯帝國的獵物。在阿拔斯王朝統治時期,仰慕其文明,不惜將首都遷到底格裏斯河河畔的巴格達。巴格達不負眾望,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有了政治和經濟的堅強後盾,阿拉伯帝國以巴格達為中心,創造了一個極其發達的文化。麥蒙統治時期,巴格達建立了智慧宮,召集了全國眾多學者,翻譯了一大批希臘哲學和自然科學著作。除此之外,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阿拉伯數字和《一千零一夜》。後來,這些文明不斷湧入歐洲,使歐洲度過了黑暗的中世紀。

拯救巴比倫

為了保護伊拉克現存的古巴比倫遺址,美國和伊拉克共同發起了一個項目——“未來巴比倫計劃”。如今,這一項目正麵臨嚴峻挑戰,而這主要來自於水的嚴重威脅。據可靠消息,巴比倫文明中的伊斯塔城門與消失已久的空中花園已接近水麵。可以說這一古城正麵臨著“水漫金山”的危險。

這種威脅並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而是由多種原因結合起來造成的,比如對水問題掉以輕心;不計後果地盲目重建和戰時掠奪。考古學家經過多方勘察,得出隻有水的問題得以控製和解決,才能拯救巴比倫。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主席邦尼·伯納姆認為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一時很難解決。它認為這個原因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的結果。德國考古學家很早就注意到,從巴格達南部50英裏處的幼發拉底河一條支流引來的灌溉用水造成了破壞性侵蝕,但政府並沒有引起重視。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麥克蓋爾·吉普森是美索不達米亞考古學專家,他也認為水是巴比倫重建的“主要問題”。近些年為了吸引遊客,重建了很多工程,因此許多湖泊和河流不斷被挖掘,導致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由羅伯特·科爾德威帶領的首批德國研究者通過多方麵的考察,得知這一“罪魁禍首”便是水。水不僅對泥土建築造成了巨大的損壞,還對這座城市的農業地區及鄉村造成很大侵蝕。“未來巴比倫計劃”的參與者傑夫·阿倫認為不能肆意將巴比倫遺址作為旅遊景點,而不加考慮該遺址的完善和保存。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不僅使巴比倫遺址受到重創,還毀壞了周圍環境。美軍接管伊拉克後,雖然遺址沒有再度遭受破壞,但想要複原也幾乎不可能了。“未來巴比倫計劃”的領導者曾在多次訪談中闡明他們的調查結果。他們一致認為,必須將解決水問題列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才有可能將巴比倫重新建設成旅遊景點和考古據點。拯救古巴比倫文明可謂任重道遠。